正文 第76章 掌握交友之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2 / 3)

第一個孩子說,他要當一名警察;第二個孩子說,他要做大老板。大家都為他們鼓了掌。輪到那個可愛的小男孩了,隻見他挺了挺身子,用清脆的童聲說道:“我的理想,是永遠和黃鑫洪一起上廁所。但是理由,我不會告訴你們。”

哄笑聲、驚呼聲、老師們驚詫的目光,旁邊孩子邊笑邊做鬼臉,一個老師還輕聲說道:“他腦子進水啦。”可憐的男孩,此刻還沒有把目光從藍貓槍上收回來。藍貓槍被“當警察的孩子”拿走了,男孩失望地出去了。

他才7歲,有權說愚蠢的話,有權做愚蠢的事!但是,任何人都無權傷害他!後來有個機會老師單獨找他說話,他終於告訴老師:黃鑫洪是他幼兒園的同學,現在還和他同班,他是一個患小兒麻痹症的孩子,行動不方便,上下樓,甚至上廁所都要人照顧。班裏有很多同學都要幫助黃鑫洪,可黃鑫洪卻無法忍受老師在表揚這些同學的同時,總是要提到“上廁所”這幾個字;他感到難為情,就惱怒地拒絕所有人的幫助;最後,隻有那個可愛的小男孩向他保證,永遠替他保守秘密,不要表揚,不要小紅花,這樣黃鑫洪才肯答應接受男孩的幫助。

原來,他就是這樣天天攙扶著黃鑫洪,已經養成了習慣……

真正的友誼,往往這樣產生。

多個朋友多條路

人的一生要走很長的路,當我們孤獨寂寞時,需要跟朋友互相交流,需要互相攙扶結伴而行。因此,我們需要與人交往,需要友情。

朋友有時候會助你一臂之力,為你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俗語說得好:“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親戚朋友拉一把,酒還酒來茶還茶。”人情之道盡在其中。當然,友情是無需償還的奉獻,而人情卻是債,是你給我半斤我必須還八兩的往來賬。

友情也好,人情也罷,都是因需要而存在。有道是“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結交一些朋友,多賺取一些人情,對你的人生總沒有壞處。

被後人看作“商聖”的胡雪岩,其經商哲學是“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仇人多堵牆”。

有一次,胡雪岩在街上結識了一位落魄文人王有齡。王有齡是官宦世家,但到他父親時,家道中落。為替祖上“爭氣”,王家變賣了所有家當,為王有齡捐了個“鹽大使”的虛銜。王有齡是個有知識、遇事有見地的人,言談高雅,出口成章。胡雪岩覺得他是個人才,王有齡也佩服胡雪岩的機靈幹練。不久,兩人以兄弟相稱。

為了讓王有齡盡快得到官方的重用,胡雪岩將一筆他討回的“死賬”——500兩銀子交給王有齡,對他說:“看你不是個平庸之輩,祝你早日入仕,不愁沒有歸還之日。”

王有齡憑著這筆錢,“啟動”了一個個“關節”,很快就被安排在浙江省海運局當“坐辦”——此官不大,但年收入較高。他聽信胡雪岩的話將掙來的錢再投入到“打通關節”上,不久又被安排做“湖州知府”。

王有齡出於對胡雪岩的感激,將他在工作中涉及的所有錢糧之事,一律交給胡雪岩承辦。胡雪岩也因此為錢莊老板掙了不少好處。

胡雪岩到錢莊工作的第8年,錢莊老板突然去世。老板因為沒有兒,臨終時留下“遺囑”,將錢莊所有財產贈予胡雪岩。一夜之間,胡雪岩變成了“老板”。有了錢莊,又有了官場朋友的支持,胡雪岩的生意越做越順,越做越大。

如今,朋友的含義早已變得寬泛,每個人的朋友都是以圈兒劃定:如同學圈兒,戰友圈兒,生意圈兒等等。朋友有期:有的可終生交往,有的則是階段性的;朋友有別:逆耳相言的畏友(諍友),貼心貼意的密友,聲色犬馬的酒友,互用互防的賊友,都可以存在。因此,朋友不僅是書,還是衣裝,是餐飯,是四季……都能在各方麵給你幫助。

與其說多個朋友多條路,不如說,朋友本身就是你身邊的路。不僅路邊的四季風光讓你耳目一新,還會腳踏實地幫你解決問題。見多識廣手眼通天的朋友是大路。幫你分析事理拿定方向,為你疏通打點,讓你的生活如期登程按時到站,一個電話,一紙便簽就幫了你的大忙。老實厚道、能量不大的朋友是小路。幽靜安謐,不會給你曠遠通達的敞亮,卻會讓你放鬆安歇。在人生之旅中幫你跑腿擔擔,急時喊來看門護院。還有一種沒這些實用之需,卻在你心意煩亂時陪你神侃,帶你逛店走街,酒吧裏坐坐迪廳裏蹦蹦的朋友,似山中林間的曲徑,讓你神清氣爽。

除此之外,朋友還可以以四季來劃分的。性格亮麗陽光的,給你打開一扇春的窗口;性情熱烈奔放的,引你溶入夏的繽紛;脾性沉穩篤實的,讓你領略秋的實在;骨子裏就冷峻堅毅的,帶你一覽冬的剛強。

把朋友如此比喻似乎褻瀆了朋友二字,但事實就是如此,誰也不必忌諱。親戚有遠近,朋友有厚薄。嚴格講,朋友應是雙方不以功利為目的偏重情感需求的自然接納,類似鍾子期俞伯牙樣兒的一曲絕天下的形式,而那種帶有功利意思的密切交往隻能叫夥伴……就叫它朋友吧,也沒什麼不好。朋友是財富,他們帶給你的幫助足以讓你受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