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摒棄驕傲情緒,孤芳自賞會付出慘重代價(2)(2 / 2)

肖克利跟人說話,總像對待小孩子一樣,態度日趨驕橫。對於手下的一幫精英,他總是像老板對待學徒工一樣頤指氣使,怨氣滿天。肖克利唯我獨尊的作風很快受到了報應。他的門徒們提議研究集成電路,用擴散方法將數個矽晶體管的電路放在一個晶體管大小的位置上。現在我們看來,這是電子世界發展的趨勢。但肖克利拒絕了他們的建議。到了1957年,8人中有7人產生了跳槽的想法。於是8個人很快向肖克利遞上辭職書。肖克利當時大為震驚,繼而大發雷霆,由著他那傲慢的脾氣發泄了一番,把這些人罵了個夠,把他們稱為叛徒,時稱“叛逆八人幫”。現在看來也許他們是曆史上最有實力的叛逆者。

“叛逆八人幫”成了矽穀最著名的典故之一。

滿招損,謙受益

德國科學家洪堡曾說過:“偉大隻不過是謙遜的別名。”

虛懷若穀的人,不會被頭上各色各樣的光環所蒙蔽。他清楚自己的長處與弱點,失敗與成就。他能虛心接受不同的意見,更能以寬廣的胸懷接受他人的批評,甚至為批評自己的人鼓掌。

19世紀的法國著名畫家貝羅尼,有一次到瑞士去度假,但是每天仍然背著畫架到各地去寫生。有一天,他在日內瓦湖邊正用心畫畫,旁邊來了三位英國女遊客,看了他的畫,便在一旁指手畫腳地批評起來,一個說這兒不好,一個說那兒不對,貝羅尼都一一修改過來,末了還跟她們說了聲“謝謝”。第二天,貝羅尼有事到另一個地方去,在車站看到昨天那三位婦女,正交頭接耳不知在議論些什麼。過一會兒,那三個英國婦女看到他了,便朝他走過來,問他:“先生,我們聽說大畫家貝羅尼正在這兒度假,所以特地來拜訪他。請問你知不知道他現在在什麼地方?”貝羅尼朝她們微微彎腰,回答說:“不敢當,我就是貝羅尼。”三位英國婦女大吃一驚,想起昨天的不禮貌,一個個紅著臉跑掉了。

美國革命元老之一本傑明·富蘭克林在1737年的製憲會議上曾發表書麵演說:“世間有兩種熱烈愛好對人間的事發生著強有力的影響。這就是雄心和貪心,也就是愛權和愛財。如果把它們拆開,那麼,這兩愛中之任何一愛就可以成為推動人們發揮幹勁的一種強大力量。但如果把兩者作為推動力而聯結在一起,那麼,它們就會對許許多多人產生最猛烈的效果。對這些人而言,如果他們看到某—位置既能帶來榮譽,又會帶來錢財,他們就會冒天之下大不韙去謀取這樣—個位置。”華盛頓恰巧是跳出富蘭克林所畫的這兩個圈子的人。在近代世界中,還沒有任何掌有實權的國家領導人能像華盛頓那樣完完全全出於自願主動地要求退隱。

凡是能夠謙遜地估計自己能力的人,在人生掌控方麵總能讓自己和他人信服。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謙遜是愛好勞動、盡心竭力、堅定頑強的親姊妹。誇誇其談的人從來不是勤奮的勞動者。腦力勞動是一種需要非常實際、非常清醒、非常認真的勞動,而這一切又構成謙遜的品德——謙遜好像是天平,人用它可以稱出自己的斤兩。傲慢具有很大的危險性——這是現代人常見的通病,它往往表現在:把對於某種複雜事物的模糊的、膚淺的、表麵的印象當做知識。”

因此,我們要養成善於正確看待自己優缺點的習慣。無論人家怎樣誇獎你,你都要明白,你還遠不是個盡善盡美的人。你要懂得,人們讚揚你,多半是要求你這樣進行自我教育:怎樣才能做得更好。如果你不再進行自我鍛煉和自我教育——那就是一種自高自大的表現。

人們稱謙遜為一切美德的皇冠,因為它將自覺的紀律、天職、義務以及意誌的自由和諧地融會到一起。一個謙遜的人如果將自己身上一切值得讚揚的東西都看做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那麼他就會將紀律當做真正的自由,並且為之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