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榮心是一種常見的心態,因為虛榮與自尊有關。人人都有自尊心,當自尊心受到損害或威脅時,或過分自尊時,就可能產生虛榮心,做出招搖過市、嘩眾取寵等行為。
虛榮心是為了達到吸引周圍人注意的效果,為了表現自己,常采用炫耀、誇張甚至戲劇性的方式來引人注目。愛慕虛榮者在真實麵上製造一處眩目的“光環”,使人真假難辨,而他們從中得到極大的心理滿足。要掌控你的情緒,就要戒除虛榮,做一個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人。
正確認識虛榮心
荀子說過:“人生而有欲。”因為人是一種生命,生命自然有欲。有欲無欲是生命與非生命的分界。欲是生命之所以成為生命的本原。所以說,人的欲望是天生的。但凡是生命,都是一種群體。有群體便有差異與不同,便有攀比和嫉妒的欲,於是便產生虛榮心了。所以說,虛榮心總是與攀比、嫉妒等相伴而生的。
但虛榮心是一種遞增發展的事物,好像一隻被吹起來的氣球一樣,總是希望越吹越大。生命的虛榮心特別是人的虛榮心可以說是無限的,俗話說“做了皇帝還想成仙”。滿足了一個願望,隨之又產生了兩三個願望。滿足了這個瑣細的願望,很快又新生了那些龐大的願望。由此可見,虛榮心是一種強烈的渴求的力量。求而得之,則滿足快樂;求而不得,便苦惱愁悶,便尋求新的獲得途徑,自然要進入創新的境界。
再者,虛榮心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跟時尚有關。時尚推動虛榮心的旺盛和強大,旺盛的虛榮心反過來又推動時尚的繁榮和更大麵積上的流行。比如大街小巷美女如雲,從某方麵講便是女人的虛榮心造就的錦繡景觀。女人比男人對青春的敏感度要強烈得多,所以追求年輕和漂亮便成為女人們互相攀比的虛榮心了。年齡不是隨便能伸能縮的東西,所以年輕是肯定求之不得的。於是女人便把心思都集中在追求美麗上,大概是美麗了也就年輕了。於是扮靚便成了女人追求虛榮最直觀的表現。女人們紛紛去美容廳、去健身房、去遊泳池,為的都是關心自己、嗬護自己和美麗自己。由於虛榮心使女人對自己的美麗更賦予細致和耐心,當然也無形中使城市的街道日益繽紛燦爛。你說這虛榮心有什麼不好?她們不僅用自己的身體成為滿街流動的風景讓人賞心悅目,而且還積極有效地推動了服裝業、化妝業和美容業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再比如家庭裝潢的時尚化,也是虛榮心帶來的結果。
18世紀的著名詩人威廉·科貝特在他的《鄉間行》中,曾經挖苦地描述新一代資產階級追求時髦的心態:“擺上幾把招眼的坐椅和一個沙發,掛起六七幅鑲有金框的版畫,裝滿小說的旋轉書櫃……許許多多的酒瓶酒杯和‘一套正餐餐具’、‘一套早餐餐具’以及‘甜食刀具’……最糟的是客廳!還有地毯和拉鈴!”這種消費攀比的熱烈景象和氛圍,生活在今天的我們恐怕是再熟悉不過了。當然,這也沒什麼不好,又沒有殺人越貨,帶來惡劣影響。相反,不僅美化了居室,還推動了裝潢業和家具業等行業的發展,何樂而不為?
所以說,虛榮心也沒什麼不好。它在生產和消費方麵,全麵支撐著人滿足溫飽之後的消費競賽,並由此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繁榮。曾經就有學者指出,18世紀的英國,不但率先開始了人類曆史劃時代的工業革命,而且也持續地進行著一場同樣意義深遠的消費革命。因為日益流行的觀念,會把人變成一種欲望無止境的消費動物。這種嫉妒攀比、追求奢華的虛榮和膨脹的野心會產生一種驅動力量,不斷驅動經濟,不斷實現新的繁榮,給國家帶來經濟效益。
生與欲密不可分。虛榮心的滿足,究其實質應該是有利於生命,有利於生存,有利於進步。但是,對於虛榮心的滿足,要適可而止,如果食而厭精,飽而不止,也會導致災害。虛榮心不能無限製地求滿足,因為人是在社會裏生活的,自身之外還有大量的他人。
對虛榮心這種東西,要正確把握、合理引導和適當應用,千萬不能任其發展,殃及他人,禍及社會。對於我們每一位公民來說,就是要使自己的虛榮心適可而止,做到順著大路跑而決不亂來。
虛榮心理的自我調節
虛榮心就是以不適當的虛假方式來保護自己自尊心的一種心理狀態,是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現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社會情感。簡單地說,所謂虛榮心就是扭曲了的自尊心。
人為什麼會產生虛榮心呢?這與人的需要有關。人類的需要有很多種,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等等。一個人的需要超過了自己的擔負能力,就會想通過不適當的手段來達到自尊心的滿足,這就產生了虛榮心。虛榮者在虛榮心的驅使下,往往隻追求麵子上的好看,不顧現實條件,最後造成危害,有時甚至產生犯罪動機,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虛榮者的內心其實是空虛的。他們表麵的虛榮與內心的空虛總是不斷地鬥爭:沒有滿足虛榮心之前,因為自己的現狀不如他人而痛苦;滿足虛榮心之後,又唯恐自己真相敗露而備受折磨。虛榮者的心靈總是痛苦的,完全不會有幸福可言。虛榮心男女都有,但總的說來,女性的虛榮心比男性強。虛榮心帶給女性的痛苦比男性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