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克製嫉妒情緒,嫉妒會毀掉你的前程(1)(2 / 2)

唐軍是山東師範大學學生。他的成績一向優秀,是學習上的佼佼者。正當他飄飄然的時候,別人已經悄悄地趕上他了。這時,他理應急起直追,可惜他並不覺醒,反而產生了一種越來越強的嫉妒心,容不得別人超過自己。唐軍的腦子裏萌發了一種邪念,決定去“報複”他人,不讓他人有好成績。開始,他隻是偷看別人的書籍。當別人苦苦尋找時,他卻在一旁幸災樂禍。後來,他的腦子越來越胡思亂想,竟破壞別人正常學習,縱火焚燒別人的衣物,最終還是被人發現,毀了前途。

一位名人說過:“嫉妒是心靈上的腫瘤。”心靈上的腫瘤“擴散”到身體,七病八災的就不請自到了。研究結果表明,嫉妒能造成人體內分泌紊亂,消化腺活動下降,腸胃功能失調,經常腰酸背痛和胃痛腹脹,夜間失眠,血壓升高,脾氣暴躁古怪,性格多疑,情緒低沉,久而久之,高血壓、冠心病、神經衰弱、抑鬱、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身心疾病就和嫉妒者如影相隨了。現代身心醫學研究還揭示,腦和人體免疫係統有密切聯係,嫉妒可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引起人體免疫係統的胸腺、脾、淋巴腺和骨髓的功能下降,造成人體內免疫細胞和免疫球蛋白生成減少,使機體抗感染的抵抗力下降。由此可見,嫉妒不僅使精神受到折磨,對身體也是一種摧殘。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在對人才的評價和使用的過程中,也時常受到嫉妒心理的幹擾,使得有些人才得不到及時地、合理地使用。

總之,嫉妒是一種負麵情緒,是指自己的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離縮短時所產生的一種由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多年情緒體驗。它有明顯的敵意甚至會產生攻擊詆毀行為,不但危害他人,給人際關係造成極大的障礙,最終還會摧毀自身。

莎士比亞說:“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個綠眼的妖魔!誰做了它的犧牲品,就要受它的玩弄。”當嫉妒從心裏冒出時,別忘了這句忠告。

嫉妒是毒瘤,讚賞是良藥

讚賞他人的大敵是嫉妒。

所謂嫉妒,一般是指個人在意識到自己對某種利益的(潛在)占有受到(潛在)威脅時產生的一種情緒體驗。嫉妒心理總是與不滿、怨恨、煩惱、恐懼等消極情緒聯係在一起,構成嫉妒心理的獨特情緒。不同的嫉妒心理有不同的嫉妒內容,在名譽、地位、錢財、愛情四個方麵表現得尤為突出。還有的嫉妒者,隻要是別人所有的,都在其嫉妒之內。

嫉妒是一種難以公開的心理,常發生在一些與自己旗鼓相當、能夠形成競爭的人身上。古今中外,嫉妒置人於死地的事情,不勝枚舉。

三國時期的楊修就是中國古代曆史上因被嫉妒而招來殺身之禍的典型事例。凡是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楊修其人。楊修乃曹操手下一名高級謀士。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才高八鬥、博學多才、通古知今、才思敏捷、聰穎過人、能說會道,是魏國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楊修卻英年早逝,死於丞相曹操的刀下。不為別的,隻因他不諳為官之道,鋒芒畢露,聰明反被聰明誤,幾次三番猜中曹操的計謀,使曹操不快,被曹操所不容,曹操借“雞肋”事件,以動搖軍心為借口將其誅殺。

在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這樣可悲的事情:事業有成、生活幸福的人,都有可能成為有心理障礙的人攻擊的目標,孩子的生活也不例外。

王敏和張蘭的成績在班裏名列前茅。數學考試前一天晚上,王敏打電話問張蘭一道題。張蘭費好大功夫才把這道題解出來,她不願意讓王敏不勞而獲,又怕第二天考這道題王敏也做對,成績分不出高低,於是就將一個錯誤的思路告訴了王敏。

考試的時候果然有這道題。王敏做錯了,成績一下和張蘭拉開了距離。一次小小的考試,竟使兩人相互忌恨,一直到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