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社交語言應文明
交談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最主要的方式。因此,如何說話,對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顯得極其重要。交談中除了要講究談話技巧之外,還應該了解說話時的禁忌。
(1)避免用髒話。凡在語言中夾雜與髒物相關的詞語,就是髒話。在日常生活中,髒話主要是罵人的,而且髒話也多半是在罵人的過程中產生出來的。
(2)避免說氣話。氣話一般指的是賭氣泄憤的話。在社交場合,應該保持高度的自控力,避免被不順心的事或者不順眼的人所激怒。即使心中有火,也不要輕易在別人麵前發泄。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耐心與人溝通。氣話隻會妨礙雙方的進一步溝通,既破壞了自己的心態,又容易使矛盾激化。
(3)避免說粗話。有些人性格魯莽,不懂禮儀,出言粗魯,不知道尊重別人。譬如,稱呼小姐為“小娘們”,稱呼年長的老人為“老頭子”或“老婆子”,把軍人叫做“大兵”,把警察叫做“條子”,把做買賣的人叫做“二道販子”等,這些話在社交場合難登大雅之堂。
(4)避免說黃話。有些人喜歡同別人講黃色下流的故事,專門談論別人的豔史、緋聞,拿男女關係為談資,開口不離性。說黃話往往是那些心術不正、缺乏修養的淺薄之徒的嗜好,在社交場合應該杜絕。
(5)避免說怪話。有些人跟人談話,喜歡“語不驚人死不休”,總愛發表奇談怪論,陰陽怪氣,嚇唬別人。其實都是無稽之談,不足入耳。
社交場合應該使用文明語言,對他人表示尊重和禮貌。俗話說:“言為心聲。”純潔的靈魂,見諸語言,必然文明、高雅;相反,粗話、髒話、氣話等低劣的談吐,反映的隻能是鄙俗狹隘的思想。所以,應該使用文明語言,使社交對話保持高雅的格調。
寬以待人
人不能事事苛求,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能夠為成功提供一個台階。聰明的人要適當把握事物分寸,為他人多想一些。
詩人林先生曾到一家餐館,要了一份他喜歡的湯。入座不久,服務生將一大盆湯放在他麵前。他問服務生:“一盆湯,我能喝得了嗎?”服務生理直氣壯地回答:“你沒說是要一小碗呀!”他匆匆喝了幾口湯,心裏感到不是滋味,便按一大盆湯的價格付了錢後拂袖而去。
後來,他又到一家料理店,要了一份同樣的湯,也沒有說是一大盆還是一小碗。不一會,服務生給他端來了一小碗湯,並說:“如果不夠,可再來一碗。”他隻喝了一小碗,當然隻付了一小碗湯的錢。再後來,他每次去日本,都要到那家料理店用餐,去喝他感興趣的湯。隻有切實地為他人著想,而不處處算計他人,這樣才能獲得他人的信賴,並可以由此給自己帶來好處。
有的人雖然不算計別人,可也絕不許別人占他的便宜。同事、下屬什麼小伎倆也瞞不過他,什麼缺點毛病也逃不過他的眼……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有許許多多十分聰明的人弄不明白這個道理。不少人有自恃甚高、自律甚嚴的毛病,在他們眼中,周圍的人身上全是毛病,他們總是用自己的標準、好惡去衡量要求別人。他們不乏精明,但少了一份應有的糊塗和容人的胸懷。這樣的人才會是做具體業務的好手,但絕不是好的管理人才;他們可以成為好朋友,但要做整天在一起共事的同事很困難,尤其是做他們的下屬。
嚴於律己,寬於待人。有時候我們應有意識地區分朋友與同事。朋友們一般是意趣相投,大家有許多相互欣賞的感情因素,而同事則首先要求是業務上的能力與配合,二者之間是有細微區別的。朋友之間和不來了,少來往就是了,而同事則還要天天在辦公室打交道。對同事更要有一份寬容的胸懷,除去業務上的互相合作外,你完全可以允許他以你極不讚成的方式生活、娛樂,那是他的權力。辦公室外,你可以對他敬而遠之,沒有必要求全責備,按你的道德標準、生活方式去要求他,一些不妨害原則的小地方更是要求你忍讓、寬容,也許他愛占些小便宜,也許他生活不檢點,也許他品位不高……
難得糊塗,讓聰明人糊塗更難。水太清了連魚都無法生存,人太精明了會沒有願與你共事的人。
人不能事事苛求,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能夠為成功提供一個台階。聰明的人要適當把握事物分寸,為他人多想一些。
獨享不如眾享
在工作中如果一個人把成果獨吞,這樣會引起其他人的反感,從而為下一次合作帶來障礙。正確對待榮譽的方法是:感謝、分享、謙卑。
在工作中如果一個人把成果獨吞,這樣會引起其他人的反感,從而為下一次合作帶來障礙。正確對待榮譽的方法是:感謝、分享、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