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之所以能夠舒服地退休,在於他們事先計劃和透過一些隱形的資產來累積財富。一份高的薪水提供了人們累積財富的機會,但不會自動讓人富有。如果你一年賺8萬花10萬,反而會破產。但如果你賺8萬,投資8000於金融產品(如銀行存款、保險、證券)上,持續幾十年,則將會積累起巨額資產。這才是財富!才會給你一個穩步、積極的人生!
另外一個關於財富的認識是,認為它必須是關於身份地位的炫耀。如擁有一棟大房子,或每年做長達三個星期的旅遊等。擁有一些“東西”並不全然代表這人是富有的,事實上,這些東西還會拖累資產的累積。如果你收入中的相當部分是用來支付一個高達四位數的住房貸款,或者是償還先前累積的債務,那就不可能有什麼錢省下來投資,資產的累積也會極其緩慢。
可能有人會說,像這般達到富有的人沒有什麼樂趣。其實他們大部分人在這個理財的過程中都是不乏樂趣的。他們的樂趣來自於他們累積的資產,並且成為了他們的理財目標之一。因此,要做有錢人,必須有積極的投資態度,進行認真的規劃,要把它當成你賴以謀生的第一職業之外的第二職業去做。無論你有多忙,都不應成為你花時間去積極投資的借口,因為現代科技的發展已能做到讓你隨時隨地投資,如在線投資。
非常浙商
想成為一個成功的男人,浙商的經驗值得參考。
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同這樣一個觀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浙江商人是當今中國最具活力也是最會賺錢的人群。想成為一個成功的男人,浙商的經驗值得參考。
下麵這份不完全名單足可以說明浙商的實力和活力。
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當選浙江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會長,開創中國私營企業家出任省級領導的先例。
在美國《財富》雜誌的首次投票評選中,此前沒有全國性知名度的華立集團董事長汪力成榮登“2001中國商人”榜首。而在總共8人中,浙商就有2人。
阿裏巴巴創辦人馬雲,獲選2000年《福布斯》雜誌封麵人物,成為50年來中國企業家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而《福布斯》的富豪榜,浙江人更是常客:從“中國50首富”中的9位,到百富榜上占據17席。也許福布斯中國富人榜有爭議,但國內官方的統計結果卻比福布斯的估計更為樂觀……
非常故事
——低調,公眾知名度低。
浙商都不喜歡見記者,年銷售幾億幾十億的大公司,老板沒有一篇個人專訪,在浙商中並不稀奇。其次,浙商們也不喜歡到公眾場合露麵,即使一些很多人看來很重要的場合。例如,企業的千萬元捐贈儀式,他會派代表參加;上級領導蒞臨考察,他也不一定趕回來陪同。再一點,不多報銷售額、利潤,也是多數浙商的共同習慣。曾被媒體廣泛報道的浙江首富對《福布斯》說“不”,就是如此。2000年“中國50首富”排行榜,其中9位浙江企業家榜上有名。但出人意料的是,其中至少有4位企業家表示“不會認可”排行榜。這個首富榜,即使高估,也是人家失誤,並非自己有意的炒作。浙商的這種“對待榮譽有如對待批評”式的反應,與國內其他一些地方的企業經營管理者統計“注水”、誇大業績吹牛皮的做法,形成強烈反差。
——訥於言而敏於行。
浙商普遍不擅表達,創造概念和新名詞,不是他們的專長。浙商重操作,理性化的東西比較少,要概括浙商的經營管理規律,並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
訥於言而敏於行的娃哈哈老總宗慶後曾這樣描述自己的個性:我這個人一向主張穩妥,我的原則是: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情我不做。但是認準了的事,我這個人是不回頭的,不管有什麼困難,我始終信心很足,勇往直前,辦不到,轉個彎再走,一定要達到目的。
娃哈哈這十幾年發展很快,但一直很穩。無論經銷商策略、專業化定位,還是組織結構、人事等變動甚少。但鍥而不舍的娃哈哈做一個賺一個,現在,除了碳酸飲料略遜兩樂,茶飲料還在追趕“統一”與“康師傅”外,其餘產品都保持行業第一的市場占有率。
——政治上積極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