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質樸(3 / 3)

有一對戀人結婚時非要擺一擺闊氣,把本單位同事們的婚禮比下去,他們借錢置辦了上萬元的家具,將新房屋裝飾得像宮殿一樣華麗,即使這樣還不滿足,於是新郎在結婚前作案,偷盜工廠的器材去賣錢。婚禮那天,新郎西裝革履,新娘婚紗拖地。用金色的硬幣拚成的喜字叫來賓們驚詫不已,租用的轎車排著長長的隊,真是氣派極了。可是到了晚上,賀喜的人群還沒散,新郎新娘還沒等入洞房,呼嘯的警車就將新郎帶走,接著沒收了他用贓款買的家用電器。事發之後,債主們也紛紛上門討債,新娘子隻好變賣家具。麵對空空的四壁,新娘堅決要離婚,一個剛剛組建的家庭就這樣被奢侈給拆散了。

當代中國人的奢侈很大程度表現在大吃大喝上。在中國的曆史上,“吃客”這個詞一直是不光彩的稱呼,然而,現在搖身一變,已由“美食家”的雅號所代替。

一個國家不提倡勤儉節約,這個國家的官員們就不能忍奢抑侈,奢侈風一旦形成,貪官們就會如蝗蟲一般,將國家的財富啃噬一空,這個國家怎能興旺呢?

回過頭來,我們再重溫一下“成由勤儉敗由奢”的古訓,就會感到這七個字幾乎概括了人的成敗和曆史興衰的深刻哲理。縱觀曆史,因奢侈而敗家亡國的不計其數,因奢侈而犯罪的屢見不鮮。所以,曆史上的有誌之人,有識之士,都崇尚勤儉,忍奢抑侈。

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誌,無論是艱苦的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在生活上始終保持著一個農民兒子的儉樸,他一日三餐粗茶淡飯,最奢侈的菜不過是一碗紅燒肉;他喜歡穿布衣,一件睡衣上打了幾十塊補丁還舍不得扔掉。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他和全國人民一道勒緊肚皮,不吃肉、不喝茶,甚至一塊烤紅薯、一碗麥糊,就是通宵工作的夜餐。說實在話,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再窮也不差這點兒東西,隻要主席不反對,什麼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沒有呢?但是我們共產黨的主席,硬是不搞一點兒特殊,和全國人民一道熬過了困難時期,這樣的領袖,人民擁護他、愛戴他,即使跟他上刀山、下火海,也絕無怨言,有些外國人奇怪中國人為什麼那樣崇敬毛澤東,知道了這些,他就一定會明白。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艱苦奮鬥,體現了中國共產黨與所有封建王朝的本質區別,這種本質區別,使中國共產黨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堅如磐石,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在人生之路上忙碌奔波的人們來說,勤儉不僅僅是一種美德,還是人奮發向上的一種動力,是一種居安思危、永遠能適應生活的保證。古人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個人生活中如果不能忍住奢侈的誘惑,就會在生活上講排場、擺闊氣、圖安逸。久而久之,鬥誌全無,隻想享受,再不會有創業的奮鬥精神。俗話說“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創業如同針挑土,敗業猶如水推沙。”縱有再多的錢財,也會揮霍一盡,敗家子們不該深思嗎?

4.平樸人生,異樣完美

我為什麼不完美?我為什麼不高興?如果有人總是這樣問自己的話,他(她)是不會太高興的。我們每個人都沒必要鑽那牛角尖。要是別人問“你為什麼不如何如何?”那麼,我們沒必要自慚形穢,我們完全可以坦然無愧地看待自己,珍愛、享受這平凡而實在的人生。

世界上有不凡的人,但這個世界不單是為不平凡的人而存在的,我們沒有理由不為自己平凡而充實的、問心無愧的存在而高興。

不要為自己樹立高不可及的標杆,更不要被別人往往確實是出於好心好意的刺激而陷入自卑自怨的泥潭!比如某人誇你的眼睛像某某明星,你沒必要因工作的平凡而懊悔白生了那樣一雙美麗的眼睛,爭取不凡誠然可敬可佩,然而甘於結結實實的平凡,便可愛可羨。這個世界很大,機會確實很多,然而這個世界也很小,機遇又極為難得。我們應在奮力進取與適可而止之間做出權衡。我們要懂得這個世界不單是為不平凡的人而存在的,恰恰相反,這個世界主要是為平凡的人而存活。

是的,要為自己感到高興。高興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平凡,自己的適得其所,自己的不為他人左右。為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的而高興。不要把眼睛總盯在別人身上,你應該好好審視一下自己。你的相貌為你所獨有,你的個子最適合於你,你的身體即使不佳,即使有殘,那也無礙你內心的自尊與自信,因為你認真地工作,誠實地生活,你在掙得你應得的一份,你在享受社會為你提供的那一份快樂。你不一定要成為大人物,做一棵小草,可以借著大樹好乘涼;你不一定要成為維納斯,但你可以盡情欣賞她;你不一定要出現在電視上,但你可以從生活中找到比那更多的樂趣和自在。

有什麼理由不高興?你的努力奮進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你能夠如今天這樣也真是挺不錯,你不為自己設置徒增煩惱的標杆,不受他人出於善意而設置的標杆的蠱惑,你平凡存在,問心無愧地生活,怎會不高興呢?如果這高興中帶著一些勉強和不滿足也不妨,高興地生活是一種原則,聽聽下麵的對話,一個作家問一個文學愛好者:“你怎麼不立誌成個作家?”“我沒有寫作的天賦,我就這樣當個讀者挺好”,對方回答,“我活得挺自在,我為自己高興”。

朋友,當你因為平凡而不高興時,你是否會想起上麵這個例子來?

5.生活的美在於簡

人生於天地之間,斷不了自然天性,難免有種種欲望和嗜好。但人所以為人,是因為他能夠合理地發揮自然天性,理智地節製欲望的。

人有些欲望和嗜好是好的,美好的欲望會促人奮進,給人激情。如嗜好讀書,多貴的書都舍得買,什麼好書都想讀。這種欲望和嗜好斷不可無。而有的欲望和嗜好就不大好,如嗜賭成性,見了麻將不要命,老婆孩子輸給人家都臉不變色心不跳;也有的人是守財奴,視財如命,為撈錢不擇手段,甚至不惜謀財害命;也有好色之徒,視女人為泄欲工具,隨意踐踏女性的青春和貞操。類似的欲望愈強烈,危害愈大。所以,每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想成大業、想做個正經人的公民,都應該忍奢節欲,不可驕奢淫逸,無限膨脹自己的私欲和邪念,改掉不道德的嗜好。

提倡嚴肅人生,忍奢節欲,不是壓抑人的自然天性。中世紀禁欲主義扼殺人性,極左路線抹煞人性,是對人的自由精神的專製。“文革”期間不要說公開談人性犯忌,就是留長發,穿時裝,唱抒情歌曲也被視為異端。今天的青少年,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男少女連想都難以想象,他們的父母兄長在那個年月裏穿著什麼,整個一個灰色世界。

我們提倡的忍奢節欲是在不影響人的自由意誌發揮、不破壞人的個性、有益人生、無害社會的前提下進行的。這裏需要掌握好一個度。有度則檢點,無度則驕奢糜亂。於公於私,過度的飲酒、斂財,玩麻將賭輸贏,玩弄女性都在必戒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