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威特有了讀書的興趣,就很刻苦了。不久,這個孩子就轟動了附近地區。他七八歲時,已經能夠自由地運用德語、法語。拉丁語等六國語言,通曉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9歲時就考入了萊比錫大學。這個大學的校長說:"小威特已經具備了十八九歲青年們所不及的智力和學力。"很顯然,這是老威特對他實行早期教育的結果。1814年4月,未滿14歲的小威特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兩年後,又獲得了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

後來,老威特把對小威特14歲以前的教育寫成了一本書,書名叫做《卡爾·威特的教育》。

秀蘭·鄧波兒是30年代世界著名的童星,她於1928年4月23日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秀蘭·鄧波兒自幼聰明伶俐,相貌出眾,一副迷人的歌喉,演唱起來如同百靈鳥的歌聲一樣婉轉動聽。她的舞姿輕盈優美,聲調甜美悅耳;模仿大明星的動作,更是惟妙惟肖。

曾在豆蔻年華時憧憬過舞台生涯的媽媽,見不滿3歲的女兒千伶百俐,具有表演才能,像個小精靈,自然喜不自勝。她認為,秀蘭·鄧波兒這孩子既然有表演的天賦,那就不要埋沒她,要及早培養她。母親下決心培養女兒成為一個大明星,實現自己少女時期的夢想。於是,她選中了梅格林夫人的舞蹈學校,把女兒送去訓練。

在秀蘭·鄧波兒3歲那年的一天早上,她開始身穿訓練服,腳登小運動鞋,去學校上舞蹈課。上完課後,媽媽和她剛走出訓練室,音樂老師就對她們說,有幾位電影公司的導演,想找兩個小女孩和十個小男孩拍電影,應該讓秀蘭去見見他們。

6天以後,媽媽接到了讓秀蘭·鄧波兒去好萊塢試鏡頭的電話。當時,大約有200多名2至7歲的兒童在等候選擇。

秀蘭·鄧波幾天生是棵表演的好苗子。在試演的過程中,她對整個表演都很投入,絲毫不覺得害怕,很精彩地完成了導演要求她做的一切。幾天以後,環球製片公司把她們母女叫去。他們想和秀蘭·鄧波兒簽訂兩年的合同,演26部係列電影,讓秀蘭出演主角。

從此,3歲的秀蘭·鄧波兒開始步入影壇。從4歲到5歲兩年間,她為教育電影公司拍了12部電影,其中包括《戰爭嬰兒》、《好萊塢的孩子》、《幹什麼》等。這時,她已經是個小有名氣的童星了。

教育製片人傑克·海斯,於1933年9月宣布個人破產,5歲的小秀蘭失業了。可她並沒有一下子陷入困境。一天晚上,秀蘭·鄧波兒主演的一部影片在試演。這時,她正在影院大廳裏做一些即興舞蹈表演,福克斯製片公司的歌曲作者傑伊·戈尼根據牆上的海報,一下認出了她,叫秀蘭和她母親一起去見《站起來喝彩》一片的副製片人布朗先生。布朗讓秀蘭表演了一番,感到十分滿意,立刻同意讓秀蘭參加《站起來喝彩》的演出。

該片已經開拍,秀蘭·鄧波兒便抓緊時間練習。母親幫助女兒熟悉劇本,把劇本的台詞念給她聽,不時地停下來解釋:為什麼其他演員那樣表演,以及那些語句、生字的含義。

一天,福克斯公司的大老板希恩把她母女二人叫到辦公室裏說:"我們的人說她很有潛力,遺憾的是她需要更多的訓練。訓練要花不少錢,但我們願意冒冒風險。我們每星期給她的工資是150美元,期限一年,然後再決定是否簽7年的合同。至於你,夫人,我們再簽署一個附加合同,你要照顧好你的女兒,一星期的工資是25美元。"

秀蘭·鄧波兒6歲那年,主演了《站起來喝彩》。她胸前戴著個圓點花紋的圓嘴,一邊舞蹈,一邊唱著《戴蝴蝶的孩子》這首歌。她的舞姿輕柔,歌聲甜美,充滿童真,真是人見人愛,一下轟動了影壇。

派拉蒙影片公司看到秀蘭·鄧波兒的精彩表演,立刻向福克斯公司求援,以一星期1000美元的代價,把秀蘭·鄧波兒租來主演《馬克小小姐》,期望她表演得更加成功。

秀蘭·鄧波兒果然不負眾望,《馬克小小姐》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有家上映該片的影院,在三星期內就賺了10萬美元,而另一家影院,兩星期內賺了6萬美元。該片成為美國各影院的搶手貨。

別看秀蘭·鄧波幾年齡小,練表演、練發音都十分刻苦。排《偷乘者》時,導演要求她必須學會一百多個中國詞組,她硬是死記硬背學會了。

秀蘭·鄧波兒還是個嚴格要求自己的好孩子。影片中有一支曲子是另一個女孩唱的,秀蘭·鄧波兒覺得這支曲子自己也能唱,但因為她此時掉了一顆牙,發音有嘶嘶聲,導演還是拒絕她唱。她鬧了情緒。後來,那女孩病了,秀蘭·鄧波兒以為自己可以稱心了。不巧,她也病了。她對母親說:"是不是因為我詛咒過她,上天才這樣懲罰我?"她真的很後悔自己的嫉妒心。

秀蘭·鄧波兒的演技越發熟練,聲譽也越來越高。《華盛頓郵報》著名的電影評論家納爾森寫道:"……表演瀟灑自如,令人如癡如醉……使人耳目一新……充滿輕鬆活潑之感……"

她主演的另一部影片《亮眼睛》剛一上演,便引起轟動,觀眾紛紛趕至影院,一睹為快。該片進入影院僅三個星期,就賺回拍片的成本費19萬美元,幾個月後,就收入純利200萬美元,瀕於財政崩潰邊緣的福克斯製片公司,一下子就起死回生了。

6歲的秀蘭·鄧波兒在1934年的前6個月裏,主演了四部影片。另外,她還在其他幾部片子裏演了幾個次要角色。這一年的7月4日,也就是美國獨立節的這一天,福克斯公司把秀蘭·鄧波兒的薪金,從每周150美元提到每周1000美元。

美國石油大王約翰·D·洛克菲勒是美國實業家、慈善家和美孚石油公司創辦人。他於1839年7月8日誕生於紐約州,1852年全家移居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

小約翰的父親是個商業意識極強的人,他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著小約翰。

小約翰7歲那年,有一次獨自去樹林裏玩耍,正玩得興致勃勃,忽然在林木深處發現了一個火雞窩。他心中一動,想出個非常奇炒的主意。於是,他每天一大早就跑到樹林子裏,悄悄藏在火雞窩附近,等火雞暫時離開窩時,他就奔上前去,抱著一隻小火雞就跑。他把抱回家的小火雞養在自己的房間裏,細心照料喂養。他一次又一次,抱回了幾隻小火雞。到了感恩節,他就把喂養大了的火雞,賣給鄰近村子裏的農民,把賺到的鎳幣和銀幣,都放進了藍色的瓷盒裏,然後,他又把盒裏的硬幣,變成了一張張綠色的鈔票。他的做法受到父親的讚揚。

小約翰11歲那年,父親因涉嫌對家裏的女傭施暴被起訴。當法庭要傳他父親的時候,他父親逃走了。

父親逃走後,約翰作為家中的長子,家庭的重擔,自然落到他的雙肩上。他要在田裏幹活,有時還要擠牛奶。

同中國的家庭觀念十分不同,美國是一個商業意識很強的國家,父子之間的勞務來往也都要計算報酬。約翰把幫家裏幹活的工資,每小時按3角7分計算,全部記在自己的本子上,準備父親回來,再向他結賬。

父親經常在夜間潛回家中和兒子見麵,有時給兒子點錢,約翰都積攢起來。有一次父親問他:

"小約翰,你的瓷盒裏大概存了不少錢了吧?"父親望著這個滿腦子生意經的兒子喜不自禁。

"我貸了50元給附近的農民。"小約翰滿臉驕傲地說。

"噢,你攢了50元啊!"父親驚訝了。

"利息7.5%,到明年就能拿到7角5分的利息。另外,我在馬鈴薯田裏幫你的工,每小時3角7分,明天我把小本子拿給你看,其實像這樣出賣勞力是很不劃算的。"小約翰毫不理會父親的驚訝,滔滔不絕地說著,一副精明的商人的神氣。這一年,約翰才12歲。

父親每一次深夜潛回家中,總是不厭其煩地向兒子灌輸商業意識:"人生隻有靠自己,做生意要趁早。"

深受父親影響的小約翰,12歲就輟學了,投身於多彩多姿的工商業世界。

小約翰為了尋找職業,敲過銀行經理的門,到過他從小就不喜歡的鐵路公司,小商店他絕不願去。烈日下,他熱汗淋淋,奔波了幾周,終於找到了一家叫休·泰德的公司。他的工作是會計助理,薪水是每周3元5角。

約翰是個非常認真的小會計。每當水電工人來清款,老板以前大都是清出多少就付多少,而小約翰卻要把每一頁目仔細查清後再付款。有一次,公司從弗格蒙特州購進了一批大理石,可是當運來之後打開包裝一看,卻發現高價購進的大理石材,竟有吸疵。這是運輸過失,於是小約翰要求公司負責賠償損失。

對這件事,老板休戚大為讚賞,他立刻把約翰的月薪提為25元,第二年又把月薪提到50元。

在休戚公司工作的第三年裏,約翰準確地掌握了商業信息,果斷地收購了一批小麥粉和火腿。

休戚有些擔心,埋怨約翰說:"你是怎麼搞的,竟自作主張買起小麥來了,我們的公司是以居中介紹抽取傭金和辦理貨運來賺錢的,投機的生意,可是從來不做的。"

約翰從容地說:"董事長,根據新聞報道,英國即將發生饑荒,現在趁機把貨運到紐約,一定可以賺大錢。另外,我還訂購了80桶高級火腿呢!"他還購進了玉米、肉幹,甚至還買了食鹽。公司本來也做住宅、辦公室、倉庫等的租賃業務,如今倉庫裏卻堆滿了約翰所囤積的小麥、玉米、高級火腿等。

果然不出約翰所料,不久,英國發生了饑荒,休戚公司把囤積的貨物,向歐洲市場拋售,獲得了巨額利潤。

"休戚公司的那個乳臭未幹的小夥子,對他絲毫大意不得呀!""那家夥實在是個天才商人!"一時間,約翰的名聲遠揚,成為人們議論的對象。

約翰·D·洛克菲勒,從16歲當簿記員開始,靠其從小養成的商業感覺和邏輯的分析頭腦以及出奇製勝的經營策略,終於成為壟斷全美石油業的石油大王,美國十大富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