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實踐路徑
自覺踐行低碳標準,把加強消費道德教育納入到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總體當中。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地方,而大學的校園是培養綠色消費觀的主要環境,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應該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高校的綠色消費教育的科學程度,將決定著當代大學生能否樹立的科學合理的綠色消費觀。
綠色消費作為經濟生活、文化生活與社會生活的連接點,要讓其真正成為個人的需求滿足和經濟發展動力,一方麵要以社會實踐活動為基礎,通過科學的策劃和精心的組織,讓廣大學生成為新思想、新觀念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並參加到低碳生活的社會實踐活動中,使低碳經濟的概念以乘倍數增長的速度在學生群體中廣泛推廣,從而形成合理的、綠色的消費觀。另一方麵要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平台,構建校園文化建設的新體係,不斷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關於大學生消費觀的活動專題,依托學生團體開展消費觀辯論和研討、消費知識競賽等活動,這樣不僅僅讓受教育者停留在知理層麵,還能夠在更深層次的導行過程中表現,在實踐中做到知行合一。
3.生態路徑
創新視閾建設低碳校園,營造低碳環境,讓綠色消費成為生態文明構建的重要途徑。生態文明是一種全新的思想觀念,高校應將低碳發展和低碳管理的思想融入到學校的各個方麵,讓受教育者培養低碳意識,獲得低碳技能。在高校綠色消費是倡導改變傳統的高碳生活方式,這就需要大學生每個人從自己做起,從提倡水資源的節約利用到倡導空調適度開放;從提倡少用一個塑料袋到倡導多帶一個帆布包;從提倡網上辦公到倡導減少紙張利用;從主動收集垃圾到積極進行垃圾分類;從反對自私的享樂觀到拒絕揮霍鋪張。通過環境教育平台,加強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低碳知識教育,讓學生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同時了解到綠色消費觀既是一種理性的消費觀,也是一種文明化消費,因此是實現生態文明的重要路徑。
參考文獻:
[1]潘家華.澄清對低碳經濟的幾種誤解[N].北京日報,2010-01-04(18).
[2]郭晨.低碳經濟時代大學生綠色消費觀的構建[D].浙江工業大學,2011(5):41-42.
[3]韓春.淺論低碳經濟下大學生消費觀的重塑[J].茂名學院學報,2010,20(2):14-15.
[4]熊小青,郭偉.論低碳經濟下大學生消費觀的重塑 [J].科教導刊,2011,4(11):128-129.
[5]付董董,王永明.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綠色消費觀[J].理論觀察,2011,1(1):104-105.
作者簡介:李寧(1982- ),女,黑龍江省大慶人,碩士,講師 研究方向:高校黨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