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融入團隊:工作出色離不開團結協作(1)(3 / 3)

一個團隊、一個集體,對一個人的影響十分巨大。善於合作,有優秀團隊意識的人,整個團隊也能帶給他無窮的幫助。一個個體要想在工作中快速成長,就必須依靠團隊、依靠集體的力量來提升自己,任何時候都需要團隊精神。

張瑞敏被譽為“中國第一CEO”,在他成功的背後同樣離不開優秀的海爾團隊。1994年4月5日下午2點,一位德國的經銷商打來電話,要求海爾必須在兩天內發貨,否則訂單視為自動失效。而要在兩天內發貨就意味著當天下午這位經銷商需要的貨物就必須裝船,而那時正是星期五下午2點,如果按海關、商檢等有關部門下午5點下班來計算的話,時間隻有3個小時,按照一般程序,要做到這一點幾乎是不可能的。

那麼,如何將不可能變為可能?此時海爾人卓越的團隊精神顯示出了巨大的能量,他們采取齊頭並進的方式,調貨的調貨,報關的報關,聯係船隻的聯係船隻,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抓緊每一分鍾,使每個環節都順利通過。當天下午5點半,這位經銷商接到了海爾方麵貨物發出的信息,他非常吃驚,吃驚再轉為感激,還破了十幾年的慣例向海爾寫了感謝信。

海爾公司神奇般地崛起和茁壯成長,不僅僅得益於它的領軍人物張瑞敏,還得益於張瑞敏麾下的每一位員工的努力。海爾把自己的價值觀定義為人的價值高於物的價值,共同價值高於個體價值,共同協作的價值高於獨立單幹的價值,社會價值高於利潤的價值。而這種價值觀確保了海爾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使員工滿意程度達到最大化,從而奉獻出最好的產品和服務。

任何一個企業,任何一個員工要想取得成功,在任何時候都需要團隊精神。正如比爾·蓋茨說:“在社會上做事情,如果隻是單槍匹馬地戰鬥而不靠集體或團隊的力量,是不可能獲得真正成功的。在一個競爭的時代,如果我們懂得用大家的能力和知識的彙合來麵對每一項工作,我們將無往不勝。”

真誠和尊重是合作的前提

真誠和尊重是合作的前提,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都需要尊重。要想與同事達成良好的合作關係,需要付出真誠,讓對方知道你的誠心。

蒙牛集團董事長牛根生說:“我們每個人的視野都是有限的,都不能窮盡所有,總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在決策中,大家全都扮演著‘盲人摸象’裏的某個角色。因此,每個人都需要借助別人的眼睛來延長自己的‘視線’。”真誠是雙方合作的首要條件,隻有真誠才能使雙方認真地對待合作。它能為雙方的合作創造和諧輕鬆的氣氛,它能使雙方互相諒解,改變原先由於誤解或別有用心等原因而采取的不友好姿態。至於那些用心不良者也終將自慚形穢,從而達到“化幹戈為玉帛”的良效。合作雙方要坦率,就是首先要求雙方將自己的意圖、目標、需要與具體設想等真誠地向對方交代清楚,而不是轉彎抹角、模棱兩可。同時,又要求對對方的合理要求予以肯定,最忌弄虛作假、口蜜腹劍。如果你真誠待人,對你的職場一定會有很大幫助。

在李嘉誠創業初期,曾經因產品的質量問題造成了空前的危機,被客戶退貨、銀行催款、原料商要賬搞得焦頭爛額的他,麵對工廠的開工不足,不得不決定裁減員工,而被裁的員工有的則賴著不走,有的則指使家屬來廠鬧事;留下的員工也為自己的生計和工廠的前途憂心忡忡,整個工廠是人心惶惶,士氣低落。麵對這一切,李嘉誠痛苦不堪。

細心的母親發覺了李嘉誠的強顏歡笑,知道兒子遇到了困難,於是她給李嘉誠講了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