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勸進。”獨孤明道。
泰陵離長安並不算遠,長安百姓騷亂的消息傳到泰陵時,葉暢正是提筆練字,聽帶來消息者說到眾人已經圍住皇宮時,忍不住評了一句:“胡鬧!”
待韋見素率百官前來迎奉壽安的消息傳來,他也愣住了。
這絕對不是他的授意!
別人或許會做種種猜測,他自己卻很清楚,他絕對沒有授意獨孤明立壽安為帝。對於李俅之後的大唐政局,他原本的打算,是搞成內閣負責製,虛君實相,但獨孤明這一式神來之筆,卻讓他有著被趕鴨子上架的感覺。
他正琢磨著接下來該怎麼辦,卻聽得門被猛然推開。
一身縞素的壽安陰沉著臉,大步走了進來。
她渾身殺氣凜然,周圍的使女仆人紛紛退下,很快,書房裏隻剩餘他們二人。
“你想要幾時殺我?”壽安瞪著葉暢問道。
“你何出此言?”
“我接到消息,韋見素、獨孤明等要迎我為帝,你為攝政王。”壽安麵帶諷刺:“原來你打的是這個主意,你真會算計,果然好算計!”
葉暢臉色也沉了下來,他感覺到極為憤怒。不是壽安的指責,而是壽安此刻表現出來的不信任。
“我若有意帝位,你覺得,現在誰能攔得住我?”葉暢站起身,他身材比起壽安還是要高些,目光既是失望又是憤怒:“全天下人都可以懷疑我,唯獨你,不該懷疑我!”
壽安為他氣勢所懾,一時間不禁默然。
葉暢說得沒錯,別人不了解葉暢的實力,她卻應當知道。
經濟實力,葉暢個人的收入,就足以同大唐朝廷的可支配財政收入相當,一年幾千萬貫錢對葉暢來說,根本不需要絞盡腦汁。他控製的鋼鐵產能,千倍於大唐其餘鋼鐵產量,使得大唐的鐵器普及率極大提高。僅遼東的糧食產量,就可以支撐千萬人口一年之食,而所產棉布,足以衣被天下。
論及兵力,雖然衛王扈衛數量不多,經過李隆基加恩,也隻有三千六百人,但是這三千六百人卻有三分之一都已經裝備上了火器。從當初平亂時大放異彩的擲彈兵,到訓練時排成三排進行三段攻擊的火槍兵,再到數量雖然不多,卻深受葉暢重視的火炮兵,遠近結合,威力強大,攻守兼備,隻要彈藥充足,這三千六百人足以擊破三萬甚至更多人。而大唐的四十八萬常備軍中,葉暢直接間接影響的兵力,便達到近三十萬之多,若是葉暢真造反,這些人即使不從,也會中立觀望!
至於人才,旅順書院培育人才的能力,已經展示出驚人的效果,葉暢稱之為“滾雪球”,每年過千的畢業生數量還在不斷增長之中,有個十年,葉暢就可以培養出遍布大唐的官吏體係,加上那些想在葉暢麵前施展才華博取富貴的舊文人,葉暢如今根本不愁無人可用!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因為認識到這一點,朝臣們才對拋棄李俅擁抱葉暢如此果決,因為他們明白,如果他們太過猶豫,葉暢有的是人可以取代他們。
“我……我……”
“我原本是想著虛君實相,李俅雖是平庸,隻要他能從此次之變中吸取教訓,好生在皇宮當著他的皇帝,每年給皇室的優遇依舊不會少了他,給皇族的種種方便也不會就此中止……這一切,都是念在你的情份之上才會有的決定。若非是為了你,當初我就讓安祿山占了長安,壞了李氏江山,我再名正言順從安祿山手中奪來,這個帝位,乃是我不願意坐的!”葉暢說到這裏,長歎了一聲:“蟲娘,你這般說我,我……真的很傷心!”
壽安再也忍不住,失聲痛哭起來。
葉暢的話,字字句句敲打在她心頭,她很清楚,葉暢所言非虛。就是當初,平安了安祿山之亂後,她嫁與葉暢,李隆基還曾對她交待:“勿以帝女之身,輕賤汝之夫婿,須知此天子之位,乃汝婿不屑取之者。”
她又想起李隆基曾經說過,娘家親族長安,皆仰賴於她。當時她覺得隻是父皇籠絡之語,現在想來,隻怕李隆基早就在考慮自己死後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