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區一位知名的女作家說過,品味生活,在於抓住生活的空隙。一些不經意間發生的事情,往往會帶來許多歡樂。生活的意義,正如一杯清茶,誰都能體會到它的清苦,可隻有細細品味,才能體會到其中的香醇。
也許你會問,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年代,哪兒有資本慢下來啊?其實不然,“慢生活”並非讓你放棄自我、無所事事,它與物質的富有程度也沒有多大關係,“慢生活”中的“慢”更多的是一種健康的心態,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每一天都是當“慢人”的好時候,隻要你運用得當,做個有品位、有資本的“慢人”絕不是什麼難事,更不是什麼壞事。
“慢”,生活和工作之間的一個美麗的平衡點;慢生活,一種有條不紊、有張有弛的生活節奏。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中“慢”下來,以平和的心態麵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和誘惑,雖然你會損失金錢,但你卻豐富了生命。
生活好像一盞燈,把腳步放慢一些,燈就被點著了,點亮的燈會照亮生活中原本十分平凡的瞬間。而那些太過實際的人,永遠隻會被生活所累,看不到生活中最精彩動人的細節。慢下來,細心欣賞一朵花的盛開,沉醉於一陣微風掠過,細想人生百味,咀嚼生活點滴,於簡約的心境中感受美好的瞬間。
在生活中,有很多平常忙碌的人在度假的時候病倒;還有些人工作時沒事,退休之後反而突發心肌梗死。這是因為,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身體就會習慣於這種狀態,一旦緊張因素消失,對身體來說便成了反常現象,腎上腺素大量減少,使器官失控,導致各種疾病。所以,堅持慢,才能讓身體的運轉更正常。
慢下來,享受健康快樂的慢生活。
親近自然,享受綠色的安慰
一對年輕夫婦在繁鬧的都市居住。時間一長,覺得生活就像部運轉的機器,雖然總是在忙忙碌碌地轉著,但太千篇一律了,即使是那些花樣繁多的休閑娛樂項目,也像是麥當勞、肯德基等那些快餐一樣,隻能滿足一時的胃口,過後很少會有餘香留下。於是他們決定去鄉下放鬆放鬆,他們開車南行,到了一處幽靜的丘陵地帶,看見小山旁有個木屋,木屋前坐了一個獨居的隱士。那個年輕的丈夫就問隱士:“你住在這樣人煙稀少的地方,不覺得孤單嗎?”
隱士說:“你說孤單?不!絕不孤單!我凝望那邊的青山時,青山給我一股力量。我凝望山穀,每一片葉子包藏著生命的秘密。我望著藍色的天,看見雲彩變幻成永恒的城堡。我聽到溪水潺潺,好像向我的心靈細訴。我的狗把頭靠在我的膝上,從它的眼中我看到忠誠和信任。我休憩的時候,蟲鳴鳥啼,為我演奏悅耳的音樂。我讀書的時候,花香葉翠,撫平我浮躁的心境;屋後的菜園裏種著我最喜歡吃的菜,豐收的時節,我還能在和鬆鼠一起摘到最新鮮的水果……這麼多同伴,孤獨從何而來?”
大自然具有無窮無盡的美,大自然也是人類的知心朋友,在你詩意空虛時,隻要你走進自然,感受它優美的風景,你的心很快就會愉快起來,並獲得無限的美的享受。
下次當你凝視天際時,想象你眼睛的肌肉已釋放所有的緊張,想想如此一來對你有多好。如同風景畫中的人物,我們得以用更寬廣的角度看自己,並調整我們看事情的角度。在古典浪漫時期,麵對大自然的渺小感幾乎是令人害怕的,今天我們對於戲劇性的瀑布或高聳的懸崖峭壁依然感到敬畏。即使在一個溫和平靜的風景中,我們看自己的方式不同了,我們的問題似乎顯得比較簡單,或覺昨天的事不過是幻象罷了。奇妙之事繼續發生:我們花越多時間在大自然美景中,就有越多的焦慮消失掉。
如果你有一個小小的庭院,試著在院中種滿不同葉形、不同顏色的植物。自己修剪樹葉,或采集果實和種子,做做園藝什麼的。你可以留某個角落不整理,作為鳥兒和昆蟲的天堂。認識你種植的植物或花的名稱,去認識它們個別的個性,同時學習它們的學名和俗名,並大聲念出那些奇怪的章節,想象它們像種子一樣躺在你心靈中的花園。這樣你的生活會變得詩意、浪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