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陸秀夫聽了陳炎的話,狠狠的瞪了陳炎一眼,急忙道:“軍爺不要聽舍弟瞎吹,裏麵隻是一些普通的北苑新茶,品相雖好,卻不是什麼貢茶!”
陳炎連忙改口道:“對,對,不是貢茶!”
那個伍長見陳炎雖然矢口否認,一但是神情卻好似不大情願。他聽說裏麵貢茶,原來發亮的眼睛裏閃出貪婪的綠光。
宋朝的時候,實行榷茶製度,茶商收購茶葉,要到京師榷貨務去預先繳納茶價,自己指明要在“六務十三場”中哪一處的茶貨,京師榷貨務便給以“茶引”,由茶商到指定的場或務去提貨。有了這個標明茶葉品種、來源、等次的“茶引子”,才是官茶,能正常出售。
伍長剛才聽陳炎說裏麵有貢茶,這貢茶是不會出售給一般的茶商,不過現在兵荒馬亂,不排除有些茶場為了牟利,把貢茶重金出售給商人。但是商人即使得了貢茶,因為沒有“茶引子”,那就屬於私茶,這販賣私茶可是大罪。
伍長心道:“要是裏麵真有貢茶,他如果拿不出茶引子,我就抄了他的茶葉,再治他個販賣私茶的罪責!”
正是因為榷茶製度,宋朝的茶葉價格奇高,每斤普通黃茶的價格比大米還要貴上十倍,而少量流落民間的貢茶價格更是高的離譜,比黃金還要貴上幾倍。
伍長見茶眼開,哪裏還有什麼防備,帶著手下幾個士兵進了陳炎設下的埋伏圈。
伍長一進船艙,就被藍海洋用刀架在了脖子上。他還想掙紮一下,隻見藍海洋輕輕把刀一抹,他就頹然倒了下去。
其他幾個台州兵哪裏還敢反抗,一個個被智雲等人五花大綁捆上,塞進了底艙。
過了一杯茶的功夫,陳炎再次出現在船舷上,對著巡邏船上的台州兵喊道:“幾位軍爺還在船上吃茶,讓我告知諸位,我這裏有上好的北苑新茶,留下掌舵的,請幾位軍爺一起上來品上一杯!”
幾個士兵不見伍長等人出來,心裏雖然有些疑慮,但是剛才親眼看見陳炎把一團茶葉茶葉遞給伍長,以為伍長等人在船上得了什麼好處,不願下來,就爭先恐後上了商船,進了陳炎的羅網。
那早早潛在水裏的幾個光頭兵,飛身躍上了巡邏船。那名掌舵的艄公眼看著幾個士兵都上去謀好處了,唯獨自己留在浪濤裏顛簸,心中正在埋怨中,見到幾個赤條條的身影從天而降,以為自己花了眼,雙手擦了下眼睛,就被製服了。
陳炎把手下的十八勇士分成兩隊,自己和藍海洋率領九個士兵,換上台州兵的裝扮,上了巡邏船。陸秀夫和智雲率領另外九命士兵留在商船上。
雙方約定以船廠火起為號,火起後看見陳炎等人出來,就派人駕駛速度快的小型車船來接應。
如果火起一個時辰後,不見陳炎等人出來,就掉頭南下,在石塘鎮守候幾天。
陳炎並沒有說明為什麼要在石塘鎮守候,也沒有說要守候多久。但是陸秀夫知道,這炸船廠的事情畢竟太過凶險,能不能安全回來,誰也沒法說清楚,他含著淚把一心要親赴敵營炸響第一個炸藥包的陳炎送上了巡邏船。
陸秀夫、智雲等幾十名“船工商戶”站在甲板上,目送陳炎載著一船的火藥,駕駛著小型巡邏船,向安平船廠迫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