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祐二年的閏三月,台州灣裏一片繁忙景象,來來往往都是進出的船隻。
這些船隻大多來自建康府、杭州等地。自從台州降元後,蒙古人就準備把椒江下遊的台州安平造船廠擴建成兩浙路最大的船廠,因此每日都有大量的工匠和物資,從北方經海路向台州輸送過來。
知州楊必大降元不久,就收到蒙古人給他台州安撫使的任命。
這個安撫使並不好做,眼下很多不願降元的小股武裝盤踞在台州地界的山嶺裏,久疏戰場的他最怕蒙古人叫他帶兵作戰了。所以當他接到叫他督建船廠的命令後,大大的鬆了口氣。在他看來,造船是最最安全、最輕鬆愜意的事情了。
蒙古人催得很緊,楊必大當然也不敢懈怠,兩個月時間,他就在安平船廠又修建了兩個船塢,第一批修造的小型車船眼看就可以下水了。
楊必大站在新修建的船塢上,看著下麵熱火朝天的造船廠,他滿意的點點頭。
這時的他不知道,在不遠處的一艘商船上,陳炎正用自己製作的單筒望遠鏡觀察著他的一舉一動。
藍海洋幾人看見陳炎手中的望遠鏡,一臉驚愕,他們個個都被陳炎滿腦子的奇思妙想所折服。
那十八個士兵,最初聽說要跟隨陳炎炸船廠,心裏難免有些擔憂,但是他們見到陳炎製造出來的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器具,一個個都把陳炎看做了神人,心裏的信心多多少少增加了點,對陳炎也是言聽計從。
陳炎把望遠鏡遞給陸秀夫,讓他一邊觀察,一邊描繪安平船廠的布防和船塢分布圖。
夜色漸漸暗了下來,陳炎幾個人商定了炸船廠的方案。他們決定劫取一艘巡邏船,潛進船廠,再安裝帶定時裝置的炸藥,炸毀船廠後,趁亂退出。
陳炎扯起商船的雲帆,借力東風,向著台州灣逝去。
船到了西朗島附近,果然一艘巡邏向他們靠近過來,帶頭的一個伍長模樣的人,搖晃著手中的令旗要陳炎的大商船停下來接受檢查。
已經換成商賈裝束的陳炎到了船頭,大聲命令手下的士兵放下船帆,落下船錨。
幾個台州兵上了陳炎的商船,陳炎定睛一看,這些士兵還是穿著皮製的鎧甲,戴著草編的範陽帽,隻是胸前係著一條藍白絲巾,表明他們已經不再是宋朝的士兵了。
帶頭的伍長上下打量著陳炎,質問道:“你們是什麼人,這船上載著什麼東西,要趕往哪裏去!”他顯然是質問嗬斥慣了,一連三個問題流利如連珠炮放出。
陳炎也不慌忙,慢慢取出一團黃茶,遞給那個伍長,解釋道:“軍爺明鑒,我們是福建來的茶商,要趕往臨安販賣茶葉,隻因天色已暗,夜間不便行舟,準備在台州泊靠一宿,待明晨天亮,就趕往臨安。”
那個伍長,看著手中的茶葉,兩眼發光,他把那茶葉放在鼻尖聞了聞,問道:“這可是方山露芽? ”
這伍長其實並不識得茶葉,隻是聽陳炎說是從福建路過來,就報出了自己熟悉的福建名茶來。
陳炎豎起了大拇指,讚歎道:“軍爺真是慧眼,這正是福州的方山露芽,軍爺還沒品嚐就一眼看出,真是茶中神人,我船裏還有很多上好的北苑龍團茶,那可是貢品,我費了千金,從一官府的茶場購得,軍爺是品茗妙手,能不能移步艙內,一起鑒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