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風流梁知州(2 / 2)

智雲從小在寺院長大,平時“施主”、“檀越”叫多了,其他的稱呼有些生疏,情急之下竟然說錯了話。

不過智雲的這句錯話倒像是一個舒壓閥門,把本來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刹那間開了個口子,一些士兵竟咧開口笑出聲來。最後,連智雲自己也笑了。

尹劍一聽陳炎是陳宜中的兒子,臉上的戾氣消退了很多。陳宜中曾經三番五次出手,搭救過梁椅,身為小舅子的尹劍怎能不知,而且有一次本來就和尹劍有關,甚至可以說陳宜中也出手救了尹劍的命。

原來尹劍有位姐姐,頗有點姿色,年紀不大死了丈夫,一隻守寡在家。大前年處州知州梁椅喪妻,家裏雖是有多位小妾,卻沒有一個能讓梁椅上心。梁知州竟暗暗和尹劍的姐姐好上了,兩人暗度陳倉,把尹劍也蒙在了鼓裏。

但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梁椅的好事還是讓處州通判給發覺了。

南宋後期,理學大盛,崇奉“存天理、滅人欲”的通判大人,哪裏容得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竟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就狠狠的向當時的宋度宗參了一本,本裏除了痛陳桃色事件,還重重的加了一筆,說是一州的知州本就不能和軍隊的指揮使有血緣或者姻親關係,梁椅、尹劍明知故犯,隱瞞了兩者間的婚姻關係,不予回避,有謀反嫌疑,按律當斬。

這最後一句本來就有邏輯問題,前麵既然說是通奸關係,這裏又怎能說是婚姻關係呢。但是通判大人為了達到一招致命的效果,那管什麼邏輯不邏輯。

通判大人一出手,招招鎖喉,真的是讓梁椅和尹劍受驚不小、

梁椅急忙向平時交情不錯陳宜中求救,陳宜中時任刑部尚書兼給事中,他感念“六君子”事件中,梁椅對自己的大力支持,就利用自己和權相賈似道良好的私人關係,把事情的前前後後,原原本本告訴了賈似道。

這個賈似道口裏雖是每句離不開理學,實際上卻是為風流宰相,聽了梁椅的風流韻事,倒是沒多大在意,但是對他隱瞞這層曖昧關係,還是心有不滿。

幸虧陳宜中攬下了責任,說是梁椅已經早早將要和尹劍做親家的事呈報門下省,自己覺此時有傷風化,因此把他壓下了。

這大大減輕了梁、尹二人的罪責,賈似道最後決定讓年紀本來就大的通判致仕回家養老,再準備遷梁椅為泉州知州平息此事,哪知道詔書未下,就逢蒙古人大舉來進攻,賈似道忙著籌劃他的退敵大計,這件事情最後就不了了之了。

一往情深的梁椅後來就借機明媒正娶,把尹劍的姐姐娶回家奉為了正室。

尹劍沒有拆看信函,多年在軍營裏摸爬滾打的他,當然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他看著陳炎,和陳炎身後的趙昰,說道:“炎之公子既然是陳丞相的公子,那就是我們梁知府的座上賓,這益王更是梁知府要邀請的客人,不如你們棄了武器,隨我一起早回處州城。”

陳炎見尹劍的語氣變得和順,知道陳宜中的信函發揮了作用,他雖然不知道陳宜中到底和梁椅是什麼交情,這交情有多少深,但是他還是看出了一些端倪。

這個尹劍拿著信函畢恭畢敬的樣子,連信件什麼內容也沒看,光看落款上署名的陳宜中名字,就對自己態度前倨後恭,完全判如兩人,足見陳宜中定時和梁椅關係不一般。

陳炎一直提在喉嚨邊的心,終於沒有吐出口來,他稍稍平複心情,大聲道:“小可正要拜會梁知州,隻是這益王他已經和家父約好,在溫州相聚,還請尹將軍容小可排侍衛護送他早日奔赴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