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親,我們都不能拿孩子怎麼
親子
作者:阿嗚
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要麼延續父母對我們的態度,要麼與父母對我們的態度完全相左。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你的孩子,最終都將成為他自己……
兒子老正中考成績出來了,並不理想。我硬著頭皮給娘親打電話彙報情況。老媽用她一貫的先給糖再給大棒的方式,第一句話就是:“中考已經結束了,不管他考得如何,就別責怪孩子了!”
然後,娘親的聲音突然高八度:“但是你的教育方法有問題!以後你教育孩子要……兒時了了,大未必佳……”巴拉巴拉巴拉,根本沒我插話的餘地。當然,俺娘親是教育界人士,我也沒法和她談教育。
但是,我就這麼教育我孩子了,您管得著嗎?再說,您當初是怎麼教育我的,難道都忘了嗎?
掛了電話,她的指責曆曆在耳,我開始第999次反省:為啥智商124的我的兒子學習成績始終一般?難道娘親說得對,我的教育方法有問題?我為什麼有問題?那還得從我的小時候開始追溯。我自小家教過嚴,長期被極度壓抑。所以,我當了娘後,一直告訴自己不能重走父母的老路,絕不壓抑孩子。於是,我對兒子很寬鬆,一切以他開心為原則,我允許他不努力,差不多就得了。
如今想起娘親對我的教育,我依然覺得“罄竹難書”。娘親出生於上海一個富足家庭,30歲時就有近百萬存款,她對外人極其大方,1985年就豪爽外借70萬。但是對我,她卻吝嗇至極。我自小喜歡讀書、寫作文,但娘親從不給我買書,因為她覺得書都可以從圖書館借,沒必要花錢買。她的教育理念是“孩子沒有錢,就不會學壞”。我上小學一年級時,家裏裝了電話。但是娘親不允許我告訴任何人家裏的電話號碼,不讓我帶同學來家裏,更不讓我和別人出遊。“這個世界太複雜,隻有在家裏才安全。”這是娘親的又一個教育理念。當我兒子老正上小學一年級後,我就給他買了手機,他可以隨便帶小夥伴來家裏玩,在告知我地點和同行人的情況下,他也可以和同學一起出去瘋。當然我的這些“教子無方”行為,每每都被娘親斥責,隻不過被我當成耳邊風。
娘親最看不慣的,是我對老正同學的極度寬容。“砸了東西為啥不教育?”我答:“因為東西不如人重要。”“成績不好為什麼不揍?”“因為成績不如人重要。”“多大了還親啊抱的。”“因為我從小沒人親沒人抱唄。”一番唇槍舌劍後,娘親放話:“我倒要看看你能培養個什麼孩子出來!”我接茬兒:“那您培養出一個什麼好女兒啦?”娘親啞口無聲,氣得直哼哼。
看到她這樣,我依然沒有心軟,而是企圖讓她明白:你女兒我之所以沒有指責孩子的成績不理想,隻是不想讓當年因為成績不理想而極度自卑的糟糕狀態,重現在他身上。我對娘親說:“我的教育方式是有問題,我的問題就是太過關注孩子的快樂,放棄了很多逼著他進步的有利時機。隻要他需要,我就全心陪伴,是害怕他因為要獨自麵對變得跟我一樣孤單,所以我願意跟他一起麵對所有的事。”娘親聽完,繼續嗤之以鼻。
娘親最難過的是,明明一個智商足夠的孩子,卻因為不足夠努力或父母教育方法不對,沒有跨進名校。而我最害怕的是,一個成績足夠優異的孩子,卻不知道如何微笑,連一個善意的玩笑都消受不起。這一次,娘親反常地沒有打斷我,而是做了一個“你繼續說吧”的手勢。看來,她聽懂或者在試圖聽懂我的話。某一天她突然跟我說:“我覺得你有一點還挺好的,那就是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時,你從沒有粗暴地打斷或拒絕。”我接過她的話:“所以說,我的孩子比我幸福嘛!”娘親冷笑,沒有再說什麼。
“不管孩子如何,都不會是我們想要的像神一樣的人。我們總是不得不放手,隨他去。”娘親75歲生日,我舉杯,笑著說出了這樣一句話。她端起酒杯,將大半杯紅酒一飲而盡後說:“你就不應該……但是,我又能拿你怎樣?”我摟著她的肩,使勁兒點頭說:“我就這樣了,娘親你能拿我怎!麼!樣!”她啜了一小口紅酒,眼眶濕潤:“我做夢都沒想到你能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看來,每個孩子都會長成他自己願意,而不是父母希望的樣子。所以,老娘我,的確一直都沒能把你怎麼樣!”
瞧瞧,這就是我的娘親。老了老了,她開始放下執拗和自我。而如果你願意訴說,其實她也願意聽,願意和你一起再成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