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是怎麼成為妻子育兒好搭檔的(1 / 1)

我是怎麼成為妻子育兒好搭檔的

親子

作者:王小艾

從我們這一代開始,很多男性都願意參與育兒,隻是不知該如何做。媽媽們應該多給爸爸參與的機會,給爸爸們犯錯的空間,培養他們成為育兒的好拍檔。

林為千夫婦和3個兒子

我覺得,一個男人在成為父親之前,一定要先考慮清楚自己將承擔什麼樣的責任,為這份責任你應該如何作為。

大兒子出生後,我就積極參與到養育過程之中,因為我想早日和孩子建立情感連接。第一時間撫摸他、擁抱他,堅持每天喂他一瓶牛奶。隻要有時間,我就為孩子換尿片、洗澡,孩子們如廁也都是我訓練出來的。

我父親那代人表達父愛,崇尚含蓄深沉;但我覺得從我們這一代開始,很多男性都願意參與育兒,隻是不知該如何做。

爸爸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自學。我當時就是學習了身邊的榜樣爸爸,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然後閱讀一些育兒書籍。我的經驗是: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在他身邊,參與他的成長,哪怕是一起騎車、讀書等小事。在這些親子互動中,傳遞父親的價值觀、傳遞關愛。

平時,我的工作也極度繁忙。但到了周末,我會放棄跟朋友打電遊、喝酒等活動,而選擇去陪伴孩子。我曾經特別愛打高爾夫球,但那幾年朋友約我,我一般都會回複:“對不起,我現在有3個孩子要照看喲。高爾夫要暫停一段時間,我要陪他們去遊泳啦。”我還會跟孩子一起學足球、學棒球,做孩子們的運動教練。漸漸地,這些運動也都變成了我的愛好。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變成自己的愛好,這是增進父子關係的好辦法。

孩子小時候,父母一定要多陪伴。比如,男孩都喜歡火車,我就帶著3個小帥哥,到各地去看火車、坐火車,買火車玩具回家研究。哈哈,我們幹過很多瘋狂的事情!等到孩子們上初中後,他們在學業和交朋友上花的時間會比較多,我們一起瘋狂的時間自然就減少了。這時,我就會用更多的時間去關注事業。時間上有這樣的配合度,我們相處更自在。

我和妻子佩蓉個性都很強,在教育孩子上都很有主張。所以,我們達成了一個共識—不是誰來主導,而是我們搭檔,一起養育孩子。我們有不同的優點、能力和背景,各有特殊的地方,都要傳遞給孩子。

可能很多男人不夠自信,再加上他們被妻子排斥“你不要過來,你做不好”,他們更會覺得“我對孩子一無所知,所以幹脆放手不管”。媽媽們應該多給爸爸參與的機會,給爸爸們犯錯的空間。

作為父親,也一定要相信自己是有天賦的,相信自己有能給予孩子的東西。如果你真不知道怎麼做,可以從陪孩子讀一本書開始。

成為一個好爸爸真的是可以訓練出來的。記得有一次,我們開車途中,所有的書都讀完了,於是我根據之前讀過的那些書開始自己編故事。不料,孩子們覺得很精彩,纏著讓我繼續講。於是,我又花費心思編第二集、第三集……最後,我竟然編了幾十集的“連續劇”!在編故事過程中,我還加入自己的一些教育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比如,訓練孩子們如廁,我自創妙招:在馬桶裏放乒乓球,讓孩子比賽誰能射準。在馬桶上方掛上棒棒糖,誰能不尿濕褲子,我就把棒棒糖獎勵給他。看,爸爸的創造力真是無窮的吧!

佩蓉起初也會反對我的一些做法,但她慢慢看到我的確用心又有方法時,就更好地配合我了。我們在教育孩子中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循環。

我覺得,養育孩子,不能成為媽媽的獨角戲。千萬別讓媽媽一個人扛著,如果女人太累,就會不自覺地將情緒發泄到家人身上。所以,爸爸的介入,既能增進親子關係,又能緩和妻子的壓力。當然,前提是夫妻要成為一對好拍檔,一起經營這個家,一起養育孩子。搭檔的另一層意思,也是要提醒夫妻把婚姻關係放在第一位。當你看到伴侶與孩子互動時,說了不妥的話,做了不當的行為,你可以私下婉轉提醒,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麵發難。永遠要讓孩子們看到父母是在一條陣線上的。如此,孩子們才會更尊敬父母。

所以,請媽媽們大膽放手,相信爸爸們在不斷嚐試中,一定能找到適合的方法,成為你們的好拍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