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學會承受苦難(2)(3 / 3)

一般人如果經曆了12次以上的手術,並且不得不在黑暗中生活,恐怕會精神崩潰。可是塔斯頓卻說:“我可不願意把這次的經曆拿去換一些更開心的事情。”正是這次特殊的經曆教會他如何去接受無法改變的一切。他懂得了,生活帶給他的一切沒有一樣是他自身的能力不能企及的,也沒有一樣是他無法承受的。這件事同時使他領悟了富爾頓所說的:“失明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無法承受失明。”

如果我們因此而感到無比憤慨,或牢騷滿腹,根本不足以幫助我們改變那些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可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我知道這一點,因為我曾親身嚐試過。

一次,我拒絕接受一件無可避免的事情,結果我做了一件傻事——我反抗它,抱怨它,我一連幾個夜晚都無法安眠,而且還令自己痛苦不堪。我把所有自己不願想起的事情都想起來了。經過一整年的自我虐待,我終於接受了這些不可改變的事實。

我應該在幾年前就大聲朗讀出惠特曼的詩句:哦,去麵對黑夜、暴風雨、饑餓、愚弄、意外和挫折吧!就像樹和動物一樣。

(佚名)

幸福在於你的選擇

樂觀和悲觀都是強大的力量,我們塑造和展望未來,都必須從中做出選擇。

如果你預料某件事會很糟糕,那麼它很可能真會這樣。悲觀的想法一般都能實現。但反過來,這個原理也同樣成立。如果你料想會好運連連,通常也會這樣!樂觀和成功之間似乎有一種天然的因果關係。

我喜歡展望未來。我選擇注意積極麵,忽視消極麵。我是樂觀主義者,更多的是因為我的選擇,而非天性。當然我知道,生命中總存在著悲傷。

現在,我已經70多歲了,經曆過太多災難。但是,當一切塵埃落定,我發現生命中的美好遠多於醜惡。

樂觀的態度並非奢侈品,而是一種必需。你看待生活的方式決定了你如何去感受,去表現,以及你與他人如何相處。相反,消極的思想、態度和預想也決定了這些,它們成為一種能自我實現的預言。悲觀會製造一種陰沉的生活,沒有人願意活在其中。

幾年前,我開車去一個加油站加油。那天天氣很晴朗,我心情很好。當我進站付油費時,服務員對我說:“你感覺怎麼樣啊?”這個問題有些莫名其妙,但我感覺很好,也這樣跟他說了。“你臉色不大好。”他說。我十分驚訝,於是,我告訴他,我確實感覺不錯,但已不在信心十足了。他毫不猶豫地繼續說我臉色如何不好,連皮膚都發黃了。

我心神不寧地離開加油站,開了一個街區後,我把車停在路邊,照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臉。我怎麼了?是不是得了黃疸病了?一切都正常嗎?回到家時,我開始想吐了,我的肝髒是不是出了問題?我不會染上什麼怪病了吧?

我再次去那個加油站時,又感覺不錯了,也明白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這個地方最近塗了一種明亮、膽汁質的黃色油漆,燈光反射在牆壁上,讓裏麵的人看起來像是得了肝炎。我想,不知道有多少人也有過類似的經曆呢。

我的心情卻因為與一個完全陌生的人短暫的交談,整整改變了一天。他告訴我,我看起來像生病了,而後不久,我真的感覺不舒服。這個消極的觀點,深刻地影響了我的感受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