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成功達人懂得多聽妙說,把事辦得順風順水(1)(2 / 3)

隻顧自己說,會錯失良機

哲學家芝諾曾這樣警告過一個誇誇其談的年輕人:“你的耳朵已經滑下來同你的舌頭融為一體了。”隻滿足自己說的欲望而忘記了周圍的人,會錯失很多有利於人生發展的機會。生活中常常會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總是顧自顧地暢所欲言,完全忽略周圍的人,不給他人說話的機會,這樣的人必定是不受他人歡迎的人。

有一次,一位節目總導演與投資巨大的節目製片人進行交談,為了充分展示自己那獨特的才華,導演在那裏指天畫地地談了長達四個小時。而每當那位製片人想問他話時,他總會很不耐煩地說:“先聽我說完。”製片人滿懷希望地來了,卻在四個小時後帶著失望而歸。每當談起這件事,他就會說:“這個導演,我真的是無法和他溝通,他完全沉浸在了他的思想中,毫不考慮別人會有怎樣的想法,並且他的談話和展示在我麵前的那些,與我的節目一點都不相關。”

可以看出,若這位導演能夠靜下心來聽取別人所反饋的意見和建議,調整自己的話題,便能夠在欄目中占據一席之地。

另外,這樣的情況還常常發生在那些有權威的人士身上。往往有權威的人都習慣別人能注意自己,而在某些場合,他們作為一個普通人參與交流,則會贏得更多尊敬。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次心理實驗,結果發現,領導給自己的下屬所打的傾聽分數普遍都很高,毫無疑問,這是因為下屬都畏懼領導的權威,因而在談話過程中,下屬都在盡力給子上司全部的注意力。

在一次學術界的餐會上,一位知名的權威人士滔滔不絕地講著,占據了餐會的所有時間。在座的人出於對他的尊敬,都一聲不發,隻是默默地聽著。但是,仔細看的話,你將會發現,很多人的麵部表情和眼神已經明顯地表明,他們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餐會結束後,在座那麼多人中竟然沒有互相結識的,他們匆匆忙忙交換名片後,便離開了。事後,大家抱怨不停,紛紛地說:“這樣的餐會,真是太沒意義了。”當然,大家對那個權威人士也不會有什麼好感了。於是,權威人士就在自己的誇誇其談中,與很多次的成功錯失良機。

生活中,我們也會發現,很多夫妻發生了衝突後,常常會聽到妻子非常氣憤地抱怨說:“他從來都不聽。”正是因為“不聽”,丈夫才不停地重複著令妻子憤怒的“錯誤”,這種“不聽”也是妻子感覺受到忽視的關鍵所在。由此可見,傾聽在生活中起到了多麼重要的作用,已經不僅僅是為功利而討上司賞識的技巧,它還能夠影響到我們的家庭關係和人際關係,能夠決定別人喜愛我們的程度。一個隻想表達不善於傾聽的人,是不會長久吸引聽眾的,除非他有著雄厚的知識、超常的思維、激動人心的思想。喋喋不休地重複自己所感興趣的話題,而忽略了別人的反應,是不會受歡迎的。

交際的基礎是對話,有對話才會有交流,有交流也才能產生情感。其實,一次成功的交談,就像一場接力賽一樣,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員,既要接好棒,又要交好棒,一旦棒落在自己手中,就應盡心盡力跑好,棒在他人手中時,也要為之加油、鼓掌喝彩。

縱觀那些成功人士,就會發現他們都有著非常出色的“傾聽”能力,而且越有成就的人,傾聽力也越強。或許正是因為他們對成功的渴望,才更願意認真傾聽,從傾聽中吸取更多的知識。所以說,在與他人交談的過程中,萬不能自己喋喋不休,要多傾聽他人。

達人悟語

在交際中,成功達人應該設身處地地傾聽對方,讓對方把話說完。通過對方的話語,明白對方的感受和內心世界,用心去體味,然後再在適當的時候發表自己的言論和看法。否則,隻善於說話者,就會喪失越來越多的機會。

善聽弦外之音,捕捉有效信息

會說話是一種藝術,會聽話也是一種藝術,要想學會這兩種本事,就應該下一番工夫。事實上,會聽話,還要聽出話裏話外的弦外之音,這樣才能會說話。

西方一名學者曾說:“雄辯是銀,傾聽是金。”古希臘曾有這樣一句民間諺語:“聰明的人,借助經驗說話;而更聰明的人,根據經驗不說話。”中國也流傳著“訥於言而敏於行”這樣的話。這些話都告誡了我們一個道理:在交際中,盡量少說多聽。生活中,常常會有那麼一些人喜次多說話,總愛表現自己,好像他什麼都懂。這些人總以為他們這樣,別人就會很佩服他們,殊不知,那些稍有社會閱曆的人都會不以為然。往往那些聰明的人都會根據自己的經驗,不到必要時便少說或者不說。當然,到了說比不說更有效時,就一定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