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處理危機能力(1)(2 / 3)

2.如實說明的原則

危機處理要實事求是,如實說明情況,切忌弄虛作假,亂宣傳。危機發生後要如實地與公眾溝通,並主動地與新聞媒體取得聯係,公開說明事實真相,避免小道消息流傳,以訛傳訛,引起公眾的過分恐慌。如實宣傳就是要靠事實說話,真實是理解的鑰匙,事實勝於雄辯。

3.富有創意的原則

領導工作要求創造性,領導決策更需要創造性,滲透著創造性的危機處理,其結果往往是“舊貌換新顏”,有時甚至還會出現一個出乎人們預料的美好結局。其實,所謂創造性策略就是在設計危機處理方案時,在充分考慮各方麵的條件和因素的前提下,因人、因地、因事製宜,從而使社會、公眾以及組織能從中受益。

4.情感聯絡的原則

在危機事件中,公眾除了利益抗爭外,還存在強烈的心理怨怒。因此,在危機處理中領導者不僅要解決直接的、表麵的利益問題,而且要根據人的心理活動特點,采取恰當的心理情誼策略,解決深層的心理、情感關係問題。

情誼聯絡原則主要是為了彌補、強化組織與公眾的情感關係。在一些因生疏而造成的危機事件中,直接利用情誼聯絡的方式,就可以達到消除危機、增進友誼、發展感情的目的。公眾都是有感情的人,公眾情感是在對組織和領導者的評價和情感體驗基礎上形成的,它具有重要的行為驅動作用,是公眾理解和支持領導者與組織的動力源泉之一。

5.超前行動的原則

危機事件往往具有潛伏性的特征,但許多事情還是可以預測的,隻是不知道會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爆發罷了。因此,領導者要通過經常性的調查分析,及早發現引發危機的線索和原因,預測出將要遇到的問題以及事件發生後的基本發展方向和程度,從而製定多種可供選擇的應變計劃。對一切顯露的問題要積極采取措施,及早作出處理,將危機扼製在萌芽狀態。對沒有顯露的問題也要細心觀察,做好防禦,以便在問題顯露時作出快速反應,努力減少危機造成的損失。

6.注重後效的原則

危機處理要注重後效。這是指既要著眼於當前危機事件本身的處理,又要著眼於組織良好形象的塑造。不能采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權宜之計和視野狹窄、鼠目寸光的短期行為,而要從全麵的、整體的、未來的、創新的高度進行危機事件的處理。因為危機與機遇並存,因此,危機處理時必須努力取得多重效果和長期效益。

7.勇擔責任的原則

危機處理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勇擔責任,千萬不能推卸責任,置公眾利益於腦後,那樣隻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使危機更加嚴重,甚至出現不可控的結局。

第三節處理危機的方法

危機發生後,領導者必須臨危不懼、處險不驚,雷厲風行、快刀斬亂麻、機動靈活、積極穩妥地處理危機,使危機事件不擴大、不升級、不蔓延,朝著良好的態勢發展。

通常,從處理危機事件的一般過程來說,領導者應重點掌握以下三種方法。

1.迅速控製事態

突發事件發生後首先要做的就是防止事態擴大。這既是關係整個事件處理成敗的基礎和前提,又是尋找更好的、徹底的處理方法的重要條件。若要使整個事件得到妥善的解決,首先必須千方百計地控製住事態,使其不再繼續擴大和升級,並由熱變冷,由大變小,由強變衰。為達此目的,領導者必須因地製宜地采用以下幾個控製方法。

(1)心理控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