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通過調控自己夯實領導能力(2)(2 / 2)

有一位男領導者的家離一位女性下屬的家非常近。有時為了工作上的事,他就直接去這位下屬家裏談。因為他們談的都是有關工作的事,加之這兩位堅信“身正不怕影子歪”,所以就對彼此的距離未作太多的考慮。然而時間一長,領導者的夫人就起了疑心,認為他們之間肯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同自己的丈夫吵了好幾次,一時間搞得滿城風雨。許多人認為“無風不起浪”,各種謠傳紛起。同事們也持懷疑甚至鄙視的態度,這位女性下屬在單位的處境相當艱難。“外困”又引起“內擾”,她的家庭關係也因為風言風語弄得相當緊張。

那位男領導者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開始主動疏遠她,重要工作不交給她做,增資獎勵沒有她的份兒,這更使得這位女性下屬的處境舉步維艱。

最後,她隻好打報告請求調到另一個單位去工作。然而,其名譽的損失卻是無法彌補的,這成為她一個巨大的精神包袱。

說起來,隻是因為不注意保持適當的上下級距離,結果卻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使雙方受到了不應有的傷害。

(2)在辦公室談工作最好有第三人在場

工作上的事在辦公室裏談,這是避開眾人之嫌的最好辦法,並且辦公室裏莊重、正式的氛圍也有助於為上下級的交往營造一個正常的環境。

然而,許多機關、單位的領導者都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這個辦公室由領導者獨自使用,因而也會帶上個人空間的色彩。因此,男性領導者在與女性下屬接觸時,仍需要注意保持彼此的距離感。

當你要找女性下屬談工作時,一定要光明正大,最好有第三人在場,並且要提綱挈領,重要的說,不痛不癢的話少說。這樣別人就不會有所猜疑了。女性下屬自然也不會生出什麼不好的想法。

這裏最忌諱的是偷偷地找女性下屬進自己的辦公室。一方麵,每次的出入不可能沒人撞見;另一方麵,這種看似做賊心虛的做法隻會給自己增添麻煩。因此,男領導者在與女下屬相處時,一定要公開、大方,盡量使雙方的關係處在眾人目光的監督和保護之下。從長遠看,這是有利於女性下屬和領導者個人的發展前途的。

(3)在公共場合更應保持距離

公共場合是一個講究禮儀、分寸的地方,大家更應按照社會交往的習俗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領導者要考慮自己的公眾形象,而那些根本不注意在公共場合與領導者保持適當距離的女性,其行為是不自重、不明智的。同樣,也會樂極生悲。

有一位女士一心想討好領導,並且很愛向別人炫耀自己與領導者的關係如何如何之好,企圖以此來提高自己在單位中的地位。

一次,單位組織集體春遊。一上車,這位女士就捷足先登,坐在了男經理的身邊。一路上,她與領導者談笑風生,顯得親密無間,根本不在乎周圍同事的看法。到達目的地後,她更是與領導者形影相隨。經理走到哪裏,她就跟到哪裏,還時不時地對經理大獻殷勤。於是,春遊之後,大家都不無諷刺地稱她為經理的“小蜜”。

這位女士的這種做法,實在沒有任何高明之處。如果說她也有所收獲的話,那就是獲得了一個壞的名聲。而這位男領導者也在下屬心目中留下了愛吃“豆腐”的形象,給自己的長遠發展留下了隱患。

(4)男領導者應與女下屬保持生理上的距離

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人際交往過程中,要注意保持一定的生理距離。

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通過對美國社會的研究,認為人際交流過程中可按彼此距離的大小劃分為四種不同的空間類型。第一種距離為親密的,其範圍大約在0~46厘米之間;第二種距離是個人的,距離在46厘米~1.2米之間;第三種是社會空間,距離在1.2米~3米之間;最後一種是3米以上。

可見,人際交往是需要空間距離的。特別是男女之間的交往,更應加以注意。如果男性領導在與女性下屬交往的過程中,突破了正常的人際距離,闖入親密的距離範圍內,彼此的呼吸可聽,彼此的氣味可聞,眼神、表情的細微變化曆曆在目,勢必會形成某種刺激,引起不當的心理活動。

(5)言談舉止要注意分寸,不可過分隨便

男性領導者一定要注意自己言行的分寸,不要隨隨便便去談那些不合適的話題,也不要說話時過於隨便、放肆。有些男領導者在談話中或大笑不止,或眉來眼去,甚至觸及某些私人話題,這些都會讓人反感或引起誤會,破壞正常的人際交往距離。因此,當為領導者所戒。

(6)不單獨與女性下屬去娛樂場所

男領導者與女性下屬同去娛樂場所是不適宜的,特別是當男領導者結婚以後。這種交往已超越了上下級之間工作交往的範圍,容易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