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應該竭盡全力把它做好,這種精神的有無可以決定一個人日後事業上的成功或失敗。如果一個人領悟了通過全力工作來免除工作中的辛勞的秘訣,那麼他也就掌握了達到成功的原理。倘若能處處以主動、努力的精神來工作,那麼即使在最平庸的職業中,也能增加他的權威和財富。
每個人都應該在心中為自己樹立這樣的信念和決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才幹,將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做好。工作決定了我們的人生,如果你對工作不忠實、不盡力,那你不僅不會讓自己走上成功、輝煌的道路,還會讓自己的生活失去應有的樂趣,使自己的人生失去意義。
讓自己成為所從事行業的專才
知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人類社會之所以越來越進步,與知識的積累有著直接的關係。但對於一個人來說,並非所有知識都是有用的,隻有掌握那些對自己有用的、能夠幫助自己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的知識,才能夠為自己帶來財富。
知識有兩種,一般的知識和專門知識。一般的知識雖然廣泛而且種類繁多,但是對於積累財富無甚用處。著名大學裏的教授們擁有文明世界中已知的各種普通知識,“但大多數的教授都很清苦”,因為他們專精於“傳授”知識,而不擅長於組織或利用知識。隻有那些專業知識才能為人們帶來財富、帶來利益,因此對於一個想在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大有作為的人來說,掌握專業知識是很重要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芝加哥的一家報紙發表了一些社論,稱福特為“無知的和平主義者”。福特反對這種聲明,控告該報誹謗。這件訴訟案在法庭開庭時,報紙所請的律師請求辯護,而且使福特本人走上證人席,以向陪審團證明福特的無知。
他向福特提出了諸如下列的問題:“誰是班尼迪克·亞諾德”、“英國為了鎮壓1776年的叛亂,派出了多少軍隊到美國”。福特在回答後麵一個問題時說:“我不知道英國派兵的確切數字,但是我聽說過派出的兵遠比活著回去的多。”
到後來,福特對於回答這類問題感到厭煩,在回答一個特別無禮的問題時,他向前傾了一下身子,用手指著律師說:“如果我真的希望回答你剛才問的這個愚蠢的問題,或者回答你所問的其他任何問題,那麼我提醒你,在我麵前的這張桌子上有一排電鈕,隻要我按下某個電鈕,便可將我的助理人員召來。隻要我開口,他們就能馬上找到我想要的任何答案。現在請你告訴我,既然有人能為我提供任何專業之外的知識,難道為了答複這些問題,我就應當在頭腦裏塞滿這些東西嗎?”
庭上的每個人都認為這便是有教育的、並非無知的人的答複,律師無言以對。受過教育的人知道從何處取得自己需要的知識,並知道如何組織這種知識,使之為自己的行動計劃服務。福特隻上過6年學,但他在汽車製造方麵的專業知識無以倫比,在理財方麵也有著天才的表現。他掌握了他所需的專門知識,而且可以取用自如。在他的智囊團的協助下,福特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人士之一。
成功大師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專門知識是這個社會幫助我們將願望化成黃金的重要渠道。”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獲得更多的財富,就要不斷學習和掌握與你所從事行業相關的知識,無論如何,你都要在你的行業裏麵成為一等一的專才,隻有這樣你才可以鶴立雞群、高高在上。
麥當勞的高洛克有句名言:“讓我們研究一下一件漢堡包,隻有一些受過特殊訓練的人方懂得鑒賞它。隻有專業人士……才懂得分辯和欣賞兩件外表看來沒有不同的漢堡包那遏然不同的品質、線條、顏色與味道。對一個專業人士來說,漢堡包並不單是一件發過酵的麵粉團。”掌握專業知識是創富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或是這個基礎打得不夠堅實,接下去的路你將寸步難行。
香港珠寶界巨富鄭裕彤,也是自己所從事行業的絕對專才。鄭裕彤隻有小學水平,15歲時到澳門投靠未來的嶽父周至元。周至元經營“周大福金鋪”,鄭裕彤就在店裏當“後生”,掃地、倒痰盂、做打點—切的“一腳踢”。鄭裕彤非常勤奮好學,除了掌握周家金鋪的運作,還時常觀察其他金鋪的營業方式。
婚後,鄭裕彤獲嶽父委任到香港開設分店,於是隻有20歲的鄭裕彤便在最短時間將店鋪管理、財務計算、人事安排、生意接洽與市場推廣學一一掌握。
20世紀50年代,鄭裕彤已經開始擁有“周大福”大部分股權。60年代,鄭裕彤成立了“有限公司”,又將業務擴展至珠寶買賣。70年代,鄭裕彤大力發展地產生意,與一班香港人包括何善衡、何添、郭得勝等,成立了“新世界發展公司”。於是,鄭裕彤將自己在“周大福”賺到的“第一桶金”投資在大地上,由一位金鋪的小夥計搖身—變成為世界超級富豪,財產估計逾1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