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國養鵝業的發展(1 / 2)

淺談我國養鵝業的發展

具有關資料表明,近兩年在德國,一個聖誕節就需450萬隻鵝,東南亞、俄羅斯、中亞各國、中東伊斯蘭國家,都喜食鵝肉。在歐洲,鵝肉價在一般國家高於雞肉2~3倍,法國則高3.5倍。據預測,幾年後,日本將是世界鵝肥肝消費的第二大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也步入行列。

世界鵝肥肝總產量為9000t,還有4500噸的缺口量,同時,國際市場上鵝肉的需求量也明顯呈增長趨勢,這對中國禽養殖、加工業來說,是一個值得抓住的商機。

1.養鵝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

在我國鵝種中,高產的年產蛋100枚左右,中等的70枚左右。以中產鵝為例,1隻鵝一般每年隻繁殖35隻鵝苗,可以生產100公斤活鵝。我國北方曆年來雛鵝的售價大都在每隻5元左右,加上活鵝拔毛,養1隻鵝年可收入100元以上。鵝的消費群體主要在我國南方,南方售價也比北方高。據調查,安徽省活鵝批發價通常在每公斤8.4元左右,高時可達9元,低時也在7元上下,農民養1隻肉用仔鵝可盈利8~16元。養1隻鵝在青飼料充足的條件下,每隻鵝需投資12元左右,6月齡體重可達3.5公斤以上,圈養的情況下不足4個月就可出欄,隻是要多支出4~5元的飼料費。如按目前活鵝價格每公斤7元計,每隻鵝純收入達10元以上。

鵝體綜合利用率高,增值潛力大。鵝全身是寶,羽絨、肥肝、鵝掌、鵝頭、鵝舌、鵝脖、鵝翅、腸、筋、胃、血等都是很值錢的暢銷產品,通過鵝體的初加工、深加工和精加工,其經濟效益可比賣活鵝該胭體增值幾倍十幾倍乃至幾十倍。

2.營養豐富,藥殘少的鵝肉

鵝肉的粗蛋白質含量高達22.3%賴氨酸含量比雞肉中的高30%;鵝肉的脂肪含量僅11%左右,而瘦肉型豬的脂肪含量為28.8%左右,瘦羊肉的脂肪含量也在13%左右。重要的是鵝脂肪中對人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豬肉、牛肉、羊肉中的含量都豐富得多,且鵝肉膽固醇含量低,消費者不用怕因吃鵝肉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鵝的抗病力較強,疾病較少,無需大量、長時間用藥,產品無藥物殘留。

3.我國養鵝業的現狀

我國養鵝業近年來發展很快,1985年鵝存欄量l.5億隻,到2000年已近7億隻,鵝肉產量達70多萬噸,飼養量占世界70%以上。從全國來看,養鵝業發展較快的地區為安徽、江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等省,其中安徽省占全國鵝肉總產的12%左右,僅安徽省無為縣鵝年飼養量達1000萬隻,農民因此增收1億元以上。黑龍江省近年來每年向新加坡出口分割鵝30多萬隻。

4.我國養鵝的優勢

4.l種源的優勢

我國有3000多年的養鵝曆史,有10多個不同用途的優良鵝種,品種資源豐富。雖然土雜鵝的鵝苗價格便宜、易購,但飼養周期長、飼料轉化率低,良種鵝則生長快、飼養周期短、飼料轉化率高。養一隻良種鵝要比養一隻土雜鵝的經濟效益高40%~60%,良種鵝80~90日齡體重能達3~4千克,而土雜鵝養至120日齡還達不到出欄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