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園豪宅名利場(3 / 3)

此前,海德公園已經見慣了此類奢華。這裏隨處可見充滿了曆史意味的豪宅,其中一棟名為達德利府邸(Dudley House),的住宅,已有185年的曆史,一共有17個臥室以及14個會客廳。同時,該棟豪宅內有一個長約24米的畫廊,裏麵的畫作以及家具就能值1億英鎊。據悉,這棟豪宅是卡塔爾一名皇室成員於2006年花了374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3.74億元)購得的。據專家估測,經過其主人奢華裝修,該豪宅目前市值約2億英鎊,是目前英國最貴的私人住宅。

蟬聯英國首富的印裔英國鋼鐵大亨米塔爾,以7000萬英鎊的天價購下了倫敦市中心肯辛頓花園。這棟身價非凡的豪宅—直是房地產中介商眼中的一塊肥肉。它位於市中心素有“億萬富翁小巷”之稱的肯辛頓官花園,與其相隔不遠就是戴安娜生前居住的肯辛頓宮。此地雲集了不少世界超級富豪,富可敵國的文萊蘇丹便是其中的一員,沙特國王法赫德的住宅距此也不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伊朗裔藝術品收藏家和金融家卡利裏20世紀90年代在此居住時,曾對房屋“大動幹戈”,極盡奢華之能事。他使用了大量大理石和寶石裝飾廊柱和地麵。所用9000平方英尺的大理石與印度泰姬陵所用的石料同出一地。米塔爾在他新買的103個房間裏,將寶石鑲嵌在遊泳池底,利用寶石的天然棱角豐富折射角度,讓池水變得色彩斑斕。

每棟房子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也有一筆財富

“每一個豪宅的背後,都有一個有故事的富豪,每一個富豪所居住的豪宅則代表了這個富豪的精神與符號。符號是這個時代區別階層的標簽。富豪們紛紛選擇豪宅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看中豪宅的保值功能,不僅足以匹配財富地位更可以用作投資獲利的工具。”一篇房地產評論曾這樣說道。

1609年9月12日,歐洲人第一次踏足曼哈頓時,此地花草蔥蘢,樹木高大。1858年,紐約市政府通過了由歐姆斯特德和他的助手沃克斯合作設計的公園設計方案,並根據法律在市中心劃定了一塊5100畝的土地,建起了以自然式為主的中央公園。據統計,公園建成後的1871年,遊人量竟高達1000萬人次。從此,一股升值的狂潮開始湧動。

2007年,一所陽台麵向曼哈頓中央公園的公寓以高達5000萬美元(約合3.8億人民幣)售出,成為紐約“最昂貴的公寓”。到2012年,價格記錄就變成了8800萬美元,以這個價格買下中央公園西路15號頂層公寓的買主,是俄羅斯億萬富翁雷波諾列夫,他表示豪宅是自己資產的保存方式。“我做了很多事來確保我的兩個女兒未來能過上舒適的生活,”他在接受法國媒體采訪時說,“我購買這些豪宅是為了維護她們的利益。”

在紐約中央公園建成後的20多年間,公園旁邊的3個行政區的地價增長了逾10倍,整個曼哈頓的房價也平均上漲了10倍。在整個中央公園影響下,紐約曼哈頓區的100平米左右“小戶型”公寓均價竟也超過100萬美元,創下曆史最高紀錄。就連一套普通的住房,售價也在500萬美元到580萬美元之間。

從第五大道、麥迪遜大道到公園之旁的整個上東區,這座公園,儼然是美國財富實力的縮影。即使曆經2008年金融海嘯,紐約中央公園第五大道附近的豪宅房價非但未跌,反而升值10%-30%。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海德公園、貝弗利莊園等公園豪宅,在海德公園,連配套的車位也價值不菲。公園附近停車位也一度成為全球最貴之一的標杆——30萬英鎊,幾乎是英國普通住房價格的兩倍。

既擁有城市最繁華的現代精神,又保留著人類精神中永恒的對自然的渴求。這成為那些位居城市核心地段的公園豪宅們永不消逝的吸引力。

裸露的泥土和林木為什麼如此昂貴?正如在電影《亂世佳人》中,女主角費雯麗的父親曾告訴她的那樣:“除了土地,沒有什麼值得為之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