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章:新中國第一位領導進行文字改革的教育家
吳玉章,又名永珊。1878年12月20日生於四川省榮縣雙石鄉。他6歲開始讀書,14歲隨二哥去成都入尊經書院。1895年開始接受維新思想。為了尋求革命出路,他於1903年毅然東渡日本入東京成城學校學習。在旅日途中,他曾寫下這樣一首詩:”不辭艱險出門,救國圖存一片心,莫道東方皆落後,亞洲崛起是黃人。”表達了他救國救民的決心和信心。
在日本,吳玉章日漸接受了孫中山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並於1905年參加了同盟會,後又被選為同盟會最高權力機構”評議部”評議員。為了宣傳革命,1907年創辦了《四川》雜誌。清政府懾於革命刊物的思想威力,竟串通日本政府無理查封《四川》雜誌,還科以罰金,並判處吳玉章半年徒刑。
1911年吳玉章歸國後回到四川,領導了保路運動,並策動榮縣獨立。繼之又組織革命黨人殺死了鎮壓保路運動的清朝大吏端方,發動內江起義,成立內江軍政府,建立了革命政權。武昌起義後,他作蜀軍政府的代表赴南京,參加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成立工作,並應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的邀請,在總統府秘書處工作。由於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鬥爭不斷地遭到失敗,吳玉章亦隨之遭通輯逃亡法國。在這種困境中,他開始探索一條新的革命道路。
1935年11月,吳玉章受黨的派遣去法國巴黎負責《救國報》工作,以加強宣傳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世界反法西斯陣線的主張。當時,法國政府曾下令報紙停刊,但因吳玉章和其他利用法國政府曆來標榜的言論、出版自由,機智地將報頭改為《救國時報》。一字之差使《救國報》一期未脫地繼續出版,從而使我黨在國外掌握了一塊穩固的宣傳陣地。
1938年4月,吳玉章回到了祖國,他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利用國民參政會進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當時,蔣介石一麵標榜聯共抗日,一麵又準備反共降日。為了達到溶共、滅共的目的,蔣介石曾約我黨參政人員舉行所謂”懇談”,在”懇談”中,他特別對吳玉章說:”你是老同盟會員,國民黨的老前輩,還是回到國民黨來吧!”吳玉章則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加入共產黨,是相信馬列主義的科學真理,深知隻有共產主義才是社會發展的唯一正確道路。對於這一點,我是決不動搖,決不會二三其德,毫無氣節的!”吳玉章的這一鏗鏘有力的回答,把蔣介石駁得啞口無言。
1939年11月,吳玉章到延安,任延安憲政促進會會長、陝甘寧邊區新文字協會會長、魯迅藝術學院院長、延安大學校長、陝甘寧邊區政府文化委員會主任等職。他為邊區政權建設、推廣拉丁化新文字、培育抗戰救國人才,做出了重大貢獻。1940年1月,黨中央為表彰吳玉章的革命功績,為他60壽辰舉行盛大宴會。中共中央發了賀詞,毛澤東主席還親臨大會祝賀,讚揚他:”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貫的有益於廣大群眾,一貫的有益於青年,一貫的有益於革命。”號召人們學習他的高貴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