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晨,都到王夫人處來請安,將吃了飯,見賈蘭拿著個貼兒進來說:“爺爺派了出差了。”王夫人眾人都吃了一驚,王夫人便問:“什麼差使?往那裏去?”賈蘭便將上諭遞與王夫人,見上麵寫著:“諭旨。此案著派吏部尚書賈政、都統周瓊馳驛前往,務期弋獲,毋使一名漏網。隨帶司員著一並馳驛。欽此。”王夫人看完,遞與探春,又問:“到底是往那裏去,查辦什麼事情?”正問著,人說:“老爺回來了!”王夫人迎著就問:“派了什麼差了?”賈大人說:“昨日西北上來了個五百裏的報,是拒捕奪犯,還傷了一員官,把縣城都圍了,看起來事情不校才召見時,我也奏明和周某人是兒女姻親。皇上說:“這也無所回避,你們兩個人倒可以商量著辦。又問:“幾時起身?我奏的是初二日起身。又說:“五天的光景,來的及嗎?我奏對的是這個事情要緊。上頭很喜歡,就把手上帶的扳指賞了。”
說著就摘下來與王夫人和眾人看。原來是羊脂玉的,鐫著:“得其環中”四個小小隸書。王夫人說:“難得這麼合適。”
又問:“這來回得多少日子呢?”賈政道:“竟走路就得四個多月,還不知那裏的實事是怎麼樣呢?隻怕到家總得年底罷。”
又對探春說:“你公公派了差,你也得早些回去,雖然不是兵差,也是好幾個月的事情,不定還要打仗呢。”說完,自己出去點派幾位老練精明的司員;又教賈璉揀那靠的住的家人,派了幾個;又整頓弓矢、腰刀等類。這裏王夫人帶著周姨娘、玉釧打點行李、衣服。李紈派人伺候車馬,送探春回家。湘雲拉著探春悄悄說道:“這頭一社的日子就碰巧了。”探春說:“隻好再說罷。”於是眾人送了探春。回來,王夫人說:“我昨日作了個夢,很怪。可可兒的今日就派了欽差。”眾人見王夫人滿麵憂容,也不敢細問。
不知不覺到了六月初一,賈、周二位大人請下訓來,賈府的子侄都來送行。賈大人都囑咐了一番,又向寶玉道:“你們都不用遠送,就教璉哥送一站就是了。你和蘭兒在家好好用功,練練字,明年還考散館呢。”他叔侄二人垂手遵命。到了次日黎明,賈大人到祠堂拜辭了祖先,又到賈母遺念前行了禮,便上馬長行。寶玉等送到郊外方回。
這榮國府自賈大人起身之後,接連著探春小產,賈芝、賈苓出天花,李綺的婆婆甄太太去世,就把王夫人婆媳忙了個晝夜不歇。漸漸天又冷了,又惦著賈大人年老出征,誰還起的上詩社來,所以竟把這件事也就擱下了。
忙忙亂亂,到了十一月二十四。賈、周二位欽差到京覆了命。天顏甚喜,下了一道褒獎的旨意說:難為這文武兩個老臣,辦理甚善。真是兵不血刃,並未耗費國帑。就各賜了禦宴一桌,又各賞假一個月,在家休息。賈政對王夫人笑道:“若問心,真真對不住皇上。隻好也得本著他們的奏折說幾句,不然又是事情。”王夫人問道:“到底是怎麼件事?”賈政道:“原是拿了個偷馬賊解省,半路上出來幾個人,並未劫去。那知縣就出票拿賊,眾衙役奉了這個差,就到各鄉村搜尋。嚇的那些老婆孩子都奔了城來,知縣見人多,嚇的就把城門關了。不知怎麼,死了個外委,就報拒捕傷官。無非是小題大作,地方官想要邀恩的意思。不想就派了欽差,隻好審明白了,把那糊塗知縣革了,拿了幾個賊就算完結了。真是天高皇帝遠!”王夫人笑道:“為這麼件事,跑了這麼遠道兒,可見官事沒準兒了。”
賈大人在家休息,就有親友來探望。到了假滿,出去請安。
此時已到年底,張羅過年的事。到了元旦,這日降下一道恩旨:因辦理邊疆有功,吏部尚書賈政拜了東閣大學士,都統周瓊授了禦前大將軍。這二位大人謝了恩。就有許多親友來賀喜,真是六親同運,錦上添花。那大老爺的園子業經收拾妥當,為的是今年好辦七十歲。不知怎樣慶壽,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