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寶玉叔侄入翰林 探春姊妹邀詩社(1 / 3)

第十回 寶玉叔侄入翰林 探春姊妹邀詩社

話說平兒向王夫人問道:“太太吩咐什麼事?”王夫人道:“今日都乏乏的,明日再說罷”。薛姨媽笑道:“三爺的喜事也快了。”王夫人說:“可不就是為那個事麼,鬧的我也受不得了,如今精神也貫不到了,可見人老了真就沒用了。”說的大家都笑了。李嬸娘笑道:“親家太太上了年紀,也禁不得累了。正禮交給姑奶奶們辦法,隻怕他們更都想的到呢,自己倒省心。”王夫人說:“我也是這麼說呢。”於是大家吃飯,又聽了幾出戲。王夫人便同薛、李二位辭了邢夫人,帶著李紈、寶釵等回來。王夫人留薛、李二位住下,各自安歇,不表。

到了次日,平兒帶著巧姐到王夫人處請安道乏。此時李紈、寶釵也都上來請安。

王夫人道:“環兒的事交給你們三個人辦罷,我不管了。有的事,那些東西放定後,就張羅出來。該收拾什麼,你們商量罷。外頭的事,我已經交給璉阿哥了。他說新房就用榮禧堂的西跨所,我想也好。寶玉住東邊,環兒住西邊,通裏頭都有角門,媳婦們過來也方便。”李紈笑道:“那也好,兩邊一樣,還得添人呢。”王夫人說:“人也不必多,夠使的就是了,那邊自然有陪房呢。”平兒說:“聽見外頭說,沒有雙身的,就是緊跟的一個丫頭,粗使的一個丫頭。”寶釵笑道:“你怎麼知道?”

平兒說:“不但知道這個,連他們的名字都知道,一個叫雙紅,一個叫雙碧。這雙紅和三奶奶同歲,說長的比三奶奶還好呢!他們老爺要留下,姑娘不肯。”王夫人說:“想來是使慣了離不開。”平兒說:“又會吹,又會唱,自然舍不的。”寶釵笑道:“三爺才是個有福的呢,不像我們屋裏那三個吃貨兒。”說的眾人都笑了。

王夫人說:“吃飯罷!”早有人去請了薛、李二位過來,平兒向他二人請安道乏。

不一時,掇上飯來。王夫人說:“你們娘兒四個跟著我們吃罷。”

於是吃完飯、盥漱已畢。王夫人留巧姐鬥牌,巧姐向平兒耳邊說了幾句,平兒笑道:“是了,你先玩罷。”王夫人問道:“什麼事,這麼鬼鬼祟祟的?”平兒笑道:“他教我給他送錢來。”王夫人道:“好寶貝,不用家裏要。去和你玉釧兒姐姐要一串玩罷。”這裏鬥牌不提。

且說李紈、寶釵、平兒同到稻香村來,坐下喝茶。李紈說:“咱們還是夥著辦呢,還是分開呢?”釵、平二人說道:“隨你,都使得。”李紈說:“依我,咱們分開:衣服鋪蓋交給我,首飾交寶妹妹,收拾屋子、派人交璉二妹妹。”平兒把臉一紅,說:“大奶奶,這個稱呼怪不得勁兒的。”李紈笑道:“不這麼稱呼,怎麼稱呼呢?”寶釵正和素月看蠶,聽見這話,回過頭向平兒說道:“家裏叫你這麼一句,你就不得勁兒。明兒到了巧姑娘家,人家稱呼你親家太太,你又該怎麼著呢?”

說的大家都笑起來。李紈道:“商量正經的罷。首飾交給他,為的是他們三個姑娘可以幫著穿穿珠子,釘釘匣子。收拾屋子、派人交給你,因為外頭的事是你們爺經手,所以就是傳人叫匠役都便當些兒。”寶釵向李紈笑道:“省事的分給自己,費事的分給別人,這才公道呢。”李紈說:“誰教我老姐姐呢,好妹妹我這兩天又犯了水飲的病了,難道你不疼我嗎?”寶釵道:“這麼說,就是了。”平兒說:“收拾屋子、派人,還不知三爺有多少怨言呢?”李紈說:“那也管不了許多。”正說著,王夫人處小丫頭跑來說:“史姑奶奶來了。”三人忙著過來,見湘雲正和王夫人啼哭呢。看他那一身的素服,甚實可憐,不免又大家執手傷感了一番。

湘雲要到賈母遺念前行禮,李紈、寶釵陪了過來。湘雲拈了香,磕了頭,站起來。

想老太太在日疼他光景,不由的放聲痛哭起來。旁邊的人,也都滴下淚來勸著。

湘雲回到上房坐下。湘雲道:“我早就要來,因這裏連連的喜事,我的服色不便,所以直到這會才來。我怪想你們的,你們又都不去。就是薛大嫂子倒瞧了我兩趟,我還要請姨媽的安,回他的拜去呢。”薛姨媽笑道:“你倒不必那麼多心,孩子嫩,先別各處去。等秋涼了,還要接你去住些日子呢。”李紈問:“你們妞兒呢?”湘雲未及回言,玉釧說:“在屋裏吃奶呢。”李紈、寶釵、平兒都到裏間屋看孩子去。

隻見翠縷問玉釧兒:“寶二爺還在東院住嗎?我瞧瞧他們去。”

湘雲說:“你先替我問好罷,回來我還過去呢。”王夫人說:“你就勢兒把他們三個人都叫來,開了臉,姑奶奶還沒瞧見呢。”湘雲道:“不但他們,連寶二哥哥回來還沒瞧見呢。”王夫人便叫人去叫寶玉、賈環、賈蘭,又向湘雲說道:“因為他說話不防頭,你如今居孀,比不得小的時候,所以我沒教他去瞧你。”正說著,見襲人、麝月、鶯兒同了翠縷進來,都請了安,問了好。湘雲見他三人開了臉,更覺俏麗。又見寶玉叔侄三人進來相見。寶玉道:“大妹妹多咱來的?”湘雲尚未答言,人回:“三姑奶奶來了。”眾人迎了出去,隻見探春扶著侍書,後邊跟著一群仆婦、丫環,大家廝見。探春又給平兒道喜,平兒又道謝。進房來給薛、李二位、王夫人都請了安,坐下。湘雲道:“怎麼這麼巧,我也是才來。”探春說:“小妞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