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午後見林家的帶進三個媳婦來,都請了安,一排站著。
林家的指著回道:“這個高身量的,是東角門的買辦王德的媳婦。”李紈問:“孩子多大了?”媳婦回道:“四個月了。”
又問:“你多大了?”媳婦說:“二十六。”李紈又問那兩個。
林家的話:“這白些的是跟三爺的常壽兒的媳婦,二十一歲,孩子八個月。這個黑些的是茶房湯銘的媳婦,三十二歲,孩子才滿月。”寶釵問:“咱們家這些人,怎麼才有三個有奶的?”
林家的回道:“奴才查了原是五個人,那兩個一個是老宋媽的孫子興兒媳婦,現長奶瘡;一個是鮑二的小姨子,烏貴媳婦,住娘家去了。”李紈看了奶,就和寶釵商量留下王德家的、湯銘家的,帶過來請王夫人看。王夫人就留下湯銘媳婦,著林家的帶去交給平兒,又說:“照芝哥的小李嬤嬤例,每月也是一兩五錢銀的月費。”林家的教給太太、奶奶們磕了頭,跟著林家的去了。
晚飯後,賈政進內,王夫人把賈璉、平兒的夢說了一遍。
賈政道:“天道悠且遠,鬼神茫昧然。那也沒什麼憑據。倒是和大老爺、大太太商量,把平兒扶了正,於璉哥好些。算了媳婦,他也好諫勸,我看那丫頭還明白。他父母還是你們家的家生啊?還是外買的?”王夫人說:“他就是跟我大哥的韋善的女兒,自幼兒就跟鳳姑娘,所以就陪了過來。”賈政笑道:“原來是他的女兒,這就怪不得了。那一年我扈駕北狩,還借過他幾天,是很樸實,官事也明白,比周瑞好多了。”王夫人笑道:“那是他們老爺的總鑰匙,他那兒子就不中用了。”賈政道:“有個好女兒就是了。等滿了月,就把這件事辦了。今日大老爺命名叫苓哥兒,十分歡喜,說要大辦呢!”王夫人說:“七十歲得頭一個孫子,花幾個錢也是樂的。”
有事便長,無事便短,不覺已到三月初三,王夫人的生日。
唱了兩天戲,自然來些高親貴友,不必細說。到了寶玉、賈蘭進場之時,王夫人和賈政商量,不必賃小寓,就從家裏走,無非早些動身就是了。李紈自去料理賈蘭的考具,不提。且說寶玉看著寶釵、襲人與他打點,又說帶這個,又說帶那個。襲人說:“你別跟著攪了,讓奶奶打點出來,你過了目,一裝就得。”寶玉笑道:“你們怕攪,我可又走了。”襲人聽見這話,一陣心酸,滴下淚來。寶玉說:“在家又嫌攪的荒,出家又舍不得,不然你就跟了我去。”說的襲人噗哧的笑了。收拾完,次日四更就起來。叔侄兩個來見賈政、王夫人。賈政囑咐了些進場的話,二人一一答應。王夫人想起鄉場的事來,就說:“蘭兒你和叔叔拉著走罷。”賈政笑道:“太太不必亂想,這一回斷不能走失了。”就叫人出去看車齊了沒有。寶玉說:“程師爺還要送呢!”賈政說:“這妥當極了,就去罷。”二人請了安,各人又見過母、妻。寶玉又與李紈請安,蘭哥給嬸娘也請了安。各人又囑咐了幾句,送他叔侄出去。
這裏王夫人和寶釵盼了一日又一日的,把這九天熬過。見他叔侄二人笑嘻嘻的進來請安問好,這婆媳才都把心放下。原來王夫人許下心願,背著賈政買了口豬祭天。
過了兩日,十九正是苓兒的滿月。賈赦教趁著這日擺酒唱戲,就推平兒登了璉二奶奶的寶位。平兒到祠堂行禮,長輩磕頭。那玉字旁比賈璉小的都來拜見,平兒還了半禮。草字頭的都給他磕了頭。眾下人都來參見璉二奶奶已畢,王夫人便向平兒說道:“明日咱們商量喜事。”不知王夫人商量何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