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做事必備的七大素質(1)(2 / 3)

這個就是“骨頭引導”聲音的原理:小拜雅是利用牙齒與留聲機的接觸去“導引”聲波來“欣賞”音樂。

拜雅擁有留聲機之後,他的父親發覺如果他以雙唇碰觸在他孩子的乳突骨上說話,小拜雅是可聽得懂語言的!(按:乳突骨在耳後頭蓋骨的基部。)如此,拜雅亦開始有正常的語言能力,雖然他的聽覺仍然有著障礙。

拜雅的父親開始使用心靈的方法,令兒子有說話的欲望,他在兒子睡前,敘說許多關於信心、想像力和如何改變自己命運的故事,令小拜雅覺得自己是一個正常而奮發的孩子。這位父親寫道:

“當拜雅大約七歲的時候,他第一次表現出我們對他的“輸入程序”是奏效了;一連幾個月,他要求到外麵去賣報紙,但是他母親對於他的要求始終不肯同意。

“到最後,他就自己一個人去做這件事。某天下午,當仆人跟他一塊兒留在家裏的時候,他偷偷地爬上廚房的窗戶,手攀腳纏地爬到外麵,開始了他的事業。他從隔壁的鞋匠那裏借了6先令作為資本,然後把這些錢投資在報紙上,賣光後,把本利一起再投資,這樣反複地賣下去直到晚上,把款項清點,償還了借來的6先令後,淨賺42先令。我和太太晚上回家,發覺拜雅已熟睡在床上,手裏還緊握這些錢。

“他的母親弄開他的手掌,把錢幣拿開,傷心地哭了起來。這又何苦呢?她實在不該為兒子的第一次勝利而哭泣。我的反應剛好相反,我心滿意足地笑了,因為我知道自己努力種植在這孩子心靈裏那顆自信心的種子已經萌芽了。

“他母親看到的是兒子的第一次商業冒險——一個耳聾的小孩到外麵的大街小巷去冒生命危險賺錢;我看到的是一個勇敢、有抱負、滿懷自信的小商人——他自發性地投資而又取得勝利。”

小聾子拜雅完成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課程。除非他的老師對他大嚷,否則他是無法聽到老師的聲音——他是在一種極受限製的封閉式範圍內求學。拜雅不肯上聾啞學校,而他的父母亦不允許他學習手勢語言。他的父母覺得他必須過正常的生活,和正常的小孩子一起——雖然這種決定令他們時常要和學校的人員爭辯。

當拜雅在高中求學的時候,他曾試用過一種電力助聽器,但對他沒有多大作用。然而,在拜雅大學畢業前的一個星期,發生了一件改變他一生的重要事件,成為他生命中的轉折點。

一間工廠送給拜雅一個電力助聽器,作為實驗用。當少年拜雅把它戴在頭上,接通電路之時,突然之間,他好像被神秘力量擊中那樣。他一生追求的願望實現了:他第一次像其他任何人一樣,有了正常的聽覺!

由於這助聽器所帶給他的是夢寐以求的轉變,拜雅欣喜若狂,他衝向電話機,打電話給母親,清清楚楚地聽到母親的聲音;第二天,他在教室裏明白地聽到教授的聲音,能夠無拘無束地與同學交談!

對一個“普通人”來說,聾而複聽已是一件最美好的事,也算是一個結局。但拜雅自幼在他父親的熏陶下,明白自信、創作性與分享的重要,立刻將這個“克服殘障”的過程變為一種資產。

拜雅寫了一封信給助聽器的製造商,很興奮地敘述他的經曆。他的熱誠,令製造商大為感動,邀請拜雅到紐約的公司去,參觀工廠,和管理層及工程師商談。

這個過程當中,一個極具創作性的念頭在拜雅的心靈產生了。他要求製造商安排他去巡回接觸全球數以萬計的聾人,將自己的經曆與大家分享,讓他們能夠借著這新發明,重過正常人的生活。

拜雅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進行一項透徹的研究,分析了這助聽器製造商的銷售係統,並想辦法與全世界聽力有困難的人士取得聯係。為了要跟他們一起來分享這個令聾者恢複聽力的發明,他草擬了一個兩年的宣傳推廣大計,並獲得製造商的大力支持。

以後的日子,拜雅為千千萬萬的聾人帶來了希望的實現,也為他自己創造了一番事業,帶來了很可觀的財富。

大家可能會問:到底拜雅的父親是什麼人?他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心靈力量與影響力可以將自己的信心灌輸入兒子的心靈裏,替兒子及千萬的殘障人士帶來新生?告訴大家:拜雅的全名是拜雅?希爾,他的父親就是《思考致富》的作者,是美國成功學始祖拿破侖?希爾。

拜雅的由聾複聽,並因過往的殘障而獲“分紅”,就是希爾博士持著“信心”這一條致富之鑰為大家作出“無形鎖打開黃金庫”的“公眾表演”。

這一位偉大的父親、偉大導師對拜雅事件的結論是:“信心加上願望,任何理想都可成為事實!”

46

及時去支取信念

司圖密爾曾說過:“一個有信念的人,所發出來的力量,不下於99位僅心存興趣的人。”這也就是為何信念能啟開卓越之門的緣故。若有人想改變自己,那就先從改變信念開始;如果想效法偉人,那就效法他成功的信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