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立即去做”永遠是成功的法則(2 / 3)

這類嗜好惟一不便的是,他是個保險推銷員,打獵釣魚太花時間。有一天,當他依依不舍地離開心愛的鱸魚湖,準備打道回府時突發異想,在這荒山野地裏會不會也有居民需要保險?那他不就可以同時工作又有戶外逍遙了嗎?結果他發現果真有這種人:他們是阿拉斯加鐵路公司的員工。他們散居在沿線500裏各段路軌的附近。他可不可以沿鐵路向這些鐵路工作人員、獵人和淘金者拉保呢?

史威濟就在想到這個主意的當天開始積極計劃。他向一個旅行社打聽清楚以後,就開始整理行裝。他沒有停下來讓恐懼乘虛而入,自己嚇自己會使以後認為自己的主意變得很荒唐,以為它可能失敗。他也不左思右想找借口,他隻是搭上船直接前往阿拉斯加的“西湖”。

史威濟沿著鐵路走了好幾趟,那裏的人都叫他“步行的史威濟”,他成為那些與世隔絕的家庭最歡迎的人。同時,他也代表了外麵的世界。不但如此,他還學會理發,替當地人免費服務。他還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烹飪。由於那些單身漢吃厭了罐頭食品和醃肉之類,他的手藝當然使他變成最受歡迎的貴客啦。而在這同時,他也正在做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徜徉於山野之間、打獵、釣魚,並且——像他所說的——“過史威濟的生活”。

在人壽保險事業裏,對於一年賣出100萬元以上的人設有光榮的特別頭銜,叫作“百萬圓桌”。在孟列?史威濟的故事中,最不平常而使人驚訝的是,在他把突發的一念付諸實行以後,在動身前往阿拉斯加的荒原以後,在沿線走過沒人願意前來的鐵路以後,他一年之內就做成了百萬元的生意,因而贏得“圓桌”上的一席地位。假使他在突發奇想時,對於做事的秘訣有半點遲疑,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

“現在就去做”可以影響你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可以幫助你去做該做而不喜歡做的事;在遭遇令人厭煩的職責時,它可以教你不推拖延宕。但是它也能像幫助孟列?史威濟那樣,這個刹那一旦錯過,很可能永遠不會再碰到。

請你記牢這句話:“現在就去做!”

40

在行動中去檢驗去完善

隻有行動才能使人“更好”。因此最聰明的做法就是向前,進而去實現自己所向往的目標,想做什麼就去做,然後再考慮完善目標。

“行事正當”能使你的計劃獲得滿足,因而建立自信。“行事乖謬”會導致兩種消極的結果:第一,罪感會腐蝕我們的信心。第二,別人遲早會發現而不再信任我們。

先行動起來,在行動中去檢驗去完善。

許多人做事都有一種習慣,非等算計到“萬無一失”,才開始行動。其實,這還是“惰性”在作祟,周密計劃隻不過是一個不想行動的借口。首先,生活中、工作中的目標,並非都是“生死攸關”,即使貿然行動,也不會有什麼大不了的事發生;其次,目標是對未來的設計,肯定有許多把握不準的因素,目標是否真的適合自己,其可行性如何,也隻有行動才是最好的檢驗。“行動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穿上鞋子才知道哪裏夾腳”都能證明這一論點。還是先行動起來,沒有行動,心態不可能積極,目標不可能清晰。

行動確實可以治療恐懼。史華茲博士提到以下這個例子:

曾有一位40歲出頭的經理人員苦惱地來見我。他負責一個大規模的零售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