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終生魂係八佰伴(3 / 3)

他把“生長之家”的信念,當成人生觀的全部,又把自己的人生觀當成了八佰伴的經營理念。

年輕時的和田一夫,接受激進思想,憤世嫉俗,對現實社會充滿了破壞欲。是母親深切地關懷著他,以一顆慈母之心,諄諄引導,把他引上了幸福的人生之路。

從此,他對世界充滿了感激和愛。激憤的情緒化為融融的愛心,生活在充滿陽光的明麗世界。

“生長之家”的觀念和思想對他影響至深。從每日晨起的“神想觀”清晨祈禱,記“光明日記”(隻記好事的日記),到晚上臨睡前的晚祈禱,“生長之家”教義要求的活動貫穿他的每一日。

自他20歲得遇“生長之家”之後,這些活動一日不曾中斷,堅持至今已有40多年了。可以說,“生長之家”的教義貫穿了他的一生。

在他的思想上,每一個念頭,每一個決定,都力圖按“生長之家”教義所要求的去做,他敬愛父母,對人心懷善意,遭遇任何不順利的意外打擊,都不怨天尤人。

他把這個令自己心境開闊、深懷愛心、充滿積極進取精神的教義,結合到八佰伴的經營活動中,把它的思想當成八佰伴的企業精神,以之教育職工,常抓不懈,從而有了一個精良能幹、精神麵貌全新的職工隊伍。

可以說,“生長之家”的教義,已經深入了和田一夫的靈魂,重鑄了一個對世界充滿愛心的企業家!

和田一夫常常念叨:我一生最有幸的事,是得遇“生長之家”。

“我能遇上‘生長之家’,是托母親的福!”年過花甲、成就斐然的和田一夫,念念不忘母親的恩德。

1994年10月,和田加津在熱海的老家溘然長逝。

守護在病榻前的長子和田一夫淚流滿麵,嚎啕失聲!

母親已經是87歲的高齡,早年的艱苦生活給她留下了病痛的隱患,她晚年疾病纏身,長久纏綿於病榻。雖然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和田一夫還是難以接受。

他不能想象有著那麼慈愛麵容、性強堅強達觀的母親從此便撒手人寰,絕塵西去。

65歲的和田一夫仍然像少年時代一般,依恃著母親,視母親為永遠的精神守護神。

但其實,作為聲名赫赫、超越了國境的成功企業家的和田一夫,其高瞻遠矚的眼界與宏大的氣魄,無數次令世人折服,其能量與作為已遠遠超越了家喻戶曉的“阿信”母親。

仿佛就在昨天,和田一夫清晰地記得,當他在國內遇到困境,提出去巴西開店時,母親的那種驚訝神情。

母親不知道這是和田一夫冥思苦想後確定的海外戰略。她瞪大雙眼,那神情,好像兒子在發高燒、說胡話呢!

母親的神情,倒把鄭重其事的和田一夫逗樂了。

後來有了巴西分店,八佰伴走出了國界,和田一夫乘勝追擊,提出“開設環太平洋連鎖店”的設想,並說自己的目標是:

“決心實現成為世界模範企業的遠大理想。”

母親聞言,幾乎嚇呆了。

母親也是實業家,當然了解做生意的艱辛。她本分守業,隻要在熱海做做生意就心滿意足了。

後來,和田一夫的理想一一實現了,他長袖善舞地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南美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開業經商。

母親不辭勞累地飛赴各地,為新職員講述八佰伴的精神與宗旨,進行就業前培訓。

其實,八佰伴的發展亦有母親的一份功勞。

若非母親在母子意見相異時,能對兒子持信任的態度,投下讚成的一票,和田一夫也不能如此無所顧忌地大展拳腳吧。

母親的開明、達觀使和田一夫有了堅強的後盾,沒有絲毫的後顧之憂。

母親相信事實。她已憑直覺斷定,兒子是個有遠大理想的帥才。自幼她所期待著的成大才的稟賦正在兒子身上一一發揮作用。那些她所不理解的事,隻要不違背做人的原則和“生長之家”的教義,就讓兒子放手去幹。

母親的深明大義,尤其突出表現在同意將八佰伴總部遷香港這一決定上。

將八佰伴的總部遷港,這個現在廣為人所稱道與歎服的大膽舉措,在6年前曾引起了日本經濟界的一片嘩然,毀譽交加。這是要冒很大風險的呀!

在別人看來,八佰伴已功成名就,隻要平穩發展,便可坐收漁利,大可不必冒此風險。

而在和田加津心中,卻完全是另一番滋味。八佰伴與她血肉相連,八佰伴總部在熱海,於她來說,已是天經地義的事,何必要遷移呢?

況且,一夫定居香港,遠離她身邊,也是她所不習慣的。這些年來,盡管兒子經常在各地飛來飛去,但他的家總在熱海呀!此一去,便不同了。

和田一夫把他的設想與遷港的種種優勢跟母親說了,母親異常信賴和田一夫的設想,為八佰伴的發展前景著想,80多歲的母親,果決地投了讚成票。

母親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和田一夫心裏很感動,他知道母親擔心與兒子天各一方的孤單寂寞,親熱地拉著母親的手說:

“香港到日本,不過4個小時的飛機,你就當我出門去了。我會常來常往的。”

辭別母親、離開日本赴香港的那天,母親眼含熱淚,一夫卻豪氣十足地說聲:“我去去就來!”便揮手而別。

不錯,對於自幼想當外交官的和田一夫來說,非凡的氣概早已令他將狹隘的國界視為烏有了。

他在回答美國《紐約時報》的采訪時說過這樣一番話:

“我以為世界就是我的家。因此從香港到美國,或者從美國赴英國,無論去哪兒,我總是對出發地點有一種‘我去去就來’的外出感覺。”

他是一個以世界為家的,充滿了“去去就來”慷慨大氣的企業家。

但和田一夫明白,正是母親的博大、寬容、慈愛滋養了他這位以世界為家的兒子。

他理解母親為他作出的犧牲,他永遠感激母親給他的愛心與教益!

在他心中,母親不老,母親長在!

一位在亞洲深具影響的不平凡的女性,走完了她的一生。

“安息吧,母親!”她傑出的兒子默默祈禱,她的事業正在和田一夫的手中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