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雛雞脫水
雛雞脫水經常是一敏感的問題,如果孵化濕度太低,則蛋殼膜變硬,妨礙出殼過程,雛雞就動用原先無需使用的能量儲備。結果通常它們跗關節發紅,腳呈鱗片狀,而且在上喙的頂端有一小潰瘍。
濕球溫度計主要作用是提供理想的濕度。容量為15000隻的孵化器,一般每年孵出價值約150000美元雛雞,所以我們建議使用濕球溫度計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濕球溫度計上使用的布條要牢固,並且長度足以貫穿於整個儲水器中。②不要使用夾子,保證紗布條與水的連結正常,否則會影響水的蒸發速度。③儲水器中一定要使用蒸餾水,並且使儲水器裝滿。如果使用硬水,當水分蒸發時,一些無機鹽則沉積在紗布條上,反過來影響水分的正常蒸發,造成濕球溫度計的讀數不準確,使人們上當。請記住,當濕度為100%時,幹球和濕球溫度計讀數才是相同的。
近來,一些化纖織物被用來代替原濕球溫度計上的紗布,其吸濕性能是不行的。當第一次使用它們時,首先必須進行衝洗。這種幹濕溫度計在幾個孵化場使用之後發現,雛雞的機械性損傷比例均上升,造成雛雞的質量下降,並提高了早期死亡率。在美國幾個州對雛雞單獨進行了1800多次的測定,結果從體重來看,雛雞常常表現為嚴重的脫水。
10雛雞的處理
剛孵出的雛雞進入雛雞處理室的入口通常是很小的。它僅僅隻能讓一隻出雛盤從蛋架車上翻轉過來,使盤中的小雞從中進入。然而這種入口設計非常不合理,因為為了盡可能迅速地讓雛雞離開出雛盤,那麼就不得不采用強迫的辦法把小雞扔到堅硬的臨時載雞物上。這一過程今天看來僅僅是為了使出雛盤能較快地騰空,而絲毫不考慮雛雞自身的利益和價值。因為這樣一種觀點已似乎成了哲理,那就是如果雛雞不尖叫或不出血,它們就不會損傷。下一步工作給雛雞接種MD疫苗,接種的速率為每小時3000隻或更多,這是一種為了將疫苗注射到預部皮下而專門設計的自動注射器,如果在注射時放置不當,注射針會傷害基部顱骨,而且在工作中每個操作員均形成了一套自己獨特的姿勢和節奏。有的注射很淺,有的抓住雛雞一隻翅膀提起來就今始注射;有的針頭還未進入皮下就已注射。而這些問題一般大部分操作員是不會注意的。
雞箱可堆疊10層。一隻箱和其裏麵的雛雞重達10磅以上,裝有雛雞的低層箱子上都有90磅的重量。很顯然,每隻雛箱完好,而且堆積要正確。使用壞的雛雞箱絲毫沒有益處。當把雛雞運送到肉仔雞舍時,每次五隻雛箱小心放在地板上。雛雞應從箱子裏慢慢“滾動”到墊料上,不要扔擲,以防撞擊到雞舍內的用具上,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11其它注意方麵
雛雞出殼以後,其它方麵也可能引起汙染和感染。首先這些問題是在雛雞的疫苗接種過程中被發現。一方麵,由於疫苗的自身就存在看可汙染性。另一方麵,一切設備和工作人員的手都會沾有大量的大腸杆菌和SP假單胞菌。這兩種菌種在20分鍾內能成倍大量繁殖,故一般配製出的疫苗在45分鍾內要用完。當疫苗幾批接種後,以上兩種細菌很易增殖。經驗表明,要達到免疫效果,每次免疫劑量的菌數為300株的水平。不論口服新城疫疫苗(Beak-O-Vac)還是頸部皮下注射MD疫苗,氣霧免疫也是如此。
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法是采用物理性稀釋作用,就象我們反複洗手一樣。
首先,切斷水平汙染。用內翻紙質或鋁箔加蓋在MD苗貯存瓶的蓋子上,否則,即使使用軟木塞,但當它們打開時灰塵也可進入疫苗內。另外,當新鮮疫苗傾注到這些玻璃瓶時,上述物質可被衝洗到容器內。
其次,在疫苗配製時,它的配製必須按照這樣一個標準,即從配好起到最後一滴用完必須在20分鍾內完成。也就是疫苗配製及使用所花時間要比細菌增殖時間短,那樣汙染的細菌就可以通過物理性作用得到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