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堂巷陌媒體(1 / 2)

學堂巷陌媒體

教育園地

作者:趙昊

【摘要】部校共建旨在攜手培養有正確立場、人民情懷、責任擔當的一流新聞人才,對於部校共建視野下新聞攝影人才的培養,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攝影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角度,從當代攝影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展開學堂、巷陌、媒體培養的現實路徑探索,有效樹立他們的正確立場、人民情懷、責任擔當。

【關鍵詞】部校共建新聞攝影人才培養

2013年底,中宣部、教育部聯合發出《關於地方黨委宣傳部門與高等學校共建新聞學院的意見》,並在上海召開部校共建新聞學院現場會,會議指出“要把部校共建作為戰略任務、基礎工程,遵循新聞教育規律、遵循新聞人才成長規律,發揮業界學界各自優勢,攜手培養有正確立場、人民情懷、責任擔當的一流新聞人才。”安徽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是安徽省委宣傳部與安徽師範大學共建的學院,係我國10個試點先行單位之一。學院攝影專業以新聞攝影為主要方向,學生就業以省內媒體為主。學院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攝影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角度,從當代攝影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對學生進行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在新聞教育實踐中貫徹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一個複雜的動態的曆史過程。隻有依傍著現實的生活實踐,並且以科學的方式方法,正確的載體,恰當的時間空間,才能成功地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內化為教師和學生的信念、指導思想。①學院進行了廣泛探討與深入研究,在攝影專業教育中展開了學堂、巷陌、媒體培養的現實路徑探索,樹立他們的正確立場、人民情懷、責任擔當。本文以安徽師範大學傳媒學院攝影專業新聞攝影教育實踐為考察中心,研究部校共建視野下新聞攝影人才培養。

一、學堂講解:在基本業務培養中確立正確立場

正確立場在學堂教育中通過導向、示範來確立。注重教學導向的方式與方法,結合攝影專業學生專業特點,以豐富適用的教育形式讓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進頭腦。學習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不僅是對理論的進一步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把它內化為價值判斷和情感取向。②如何內化是教學中的難點。首先是教師要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新聞攝影實踐與教學中的重要指導作用,注重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學習、認知、研究、理解,並在備課、講課上下足功夫,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統領新聞攝影教學始終。新聞攝影學堂教學以理論講解與圖片解析為主,需著力選擇新聞價值高、形象價值高、充分反映時代精神的新聞攝影作品進行講解,先從圖片視覺形式上打動學生,再從圖片思想內涵上感染學生,再進行主題選擇、拍攝方法上的教育;著力選擇優秀事例進行闡述,告訴學生優秀新聞攝影記者應具備的思想品格與職業素養。通過對每一幅具體作品的解析使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內涵,使學生知道在這個時代中,應該拍攝什麼,如何通過新聞攝影從正麵進行宣傳。通過潛移默化的導向,學生認識到正確立場的重要性,也明確了麵對各類新聞事件應該站在什麼樣的立場,選擇什麼樣的視角進行拍攝報道。教師在課堂中注重對熱點圖片的討論、研判,在研討中啟發學生思考。根據熱點事件,從報刊、網絡中選擇不同的圖片展開討論,分析不同圖片的視覺構成、所傳遞的思想內涵、所取得的效果影響,由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試析若是自己會選擇的拍攝層麵與角度,在總結中指導學生確立正確立場。在作業的布置中注重導向,按校園新聞、社會新聞命題布置的作業,主要為反映當代學生積極向上精神、和諧社會的構建、改革發展成就等新聞攝影作業,這既要求學生在校園、社會中尋找主題,挖掘典型,發現問題,又要求學生能正確認識問題,從正確立場上表現主題。在作業的集中指導、點評中,注意比較,命題作業中同學們往往圍繞一件新聞事件進行拍攝,經過集中點評,從事件發現、立意表現、主題展現、拍攝效果等方麵比較出準、高、深、好,從而進一步確立正確立場。經過講解、討論、作業、點評等方式反複的教育學生新聞攝影“拍攝什麼”與“怎麼拍攝”。定期邀請媒體記者展開講座,通過實例解析與互動,具體講解正確立場的新聞拍攝。此外,學堂講解還要注重教師們對學生的示範。在學堂教育中,還注重了大學堂即整體文化環境的教育,傳媒學院在發展中形成了“向上、向善、向美”的學院文化,良好的文化氛圍始終教育、影響著每一個學生,使學生自然將新聞拍攝的著眼點置於真、善、美的範疇之中。在學堂的講解中,培養了學生的新聞攝影基本業務,掌握了進行形象化宣傳的攝影本領,確立了正確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