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所以隻反官府,是因為其他的人都不要得罪。日後我們起事了,除了隻和官府還有朝廷作對以外,其他的人都是要爭取的。畢竟得人心者得天下,現在我們多懲治一些人,看起來好像是無所謂一樣,可是將來就會有些人阻擾我們奪回天下的呀。”
單義林還是有些不服道:
“事情怎麼被您說得這麼複雜呀,我看我們當綠林好漢還是蠻不錯的。”
這下,遊海龍能夠理解單義林的意思了:
他是窮苦人出身,就想著打劫大戶來救濟窮苦之人。
可是自己起事的時候,如果全依靠窮苦人的話,那這天下永遠都不可能被奪回來的:
窮苦之人做自己的兵源還差不多,如果要他們籌措一些物質和糧餉的話,自己的軍隊是會被困死、餓死的:
他們自身都食不果腹,怎麼能夠幫助自己呢?
遊海龍不想打擊單義林,就繞著圈子說道:
“你聽說過綠林好漢有成大事的嗎?你的意思我明白:就是要同情受苦的人。可是這樣做隻能夠救很少的人,我們要把目光放長遠了,要想著全天下受苦的人,絕對不能夠這樣地冒進呀。”
其實有一些話,遊海龍是藏在心裏沒有說出來的:
就是自己現在打天下和以後治理天下,都是要依靠大戶和富戶的:
一個地主可以擁有成百上千畝甚至是上萬畝良田,而佃農隻能夠租地主的地來種,佃農們肯定就沒有什麼經濟基礎了。
自己就是想同情和依靠佃農都是不行的,即便是在盛世裏,他們也和牛馬一樣是可以買賣的,而且身價甚至還比不上牛馬呐。
這樣的現象絕對是不合理的,但也不是靠劫富濟貧就可以解決的。
也許一百年甚至是一千年以後,這種狀況會扭轉過來的,但絕對不是現在,自己也絕對沒有這個能耐的。
自己隻要能夠複國,甚至是開疆拓土就行了,隻要能夠做到這些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也絕對可以青史留名了。
遊海龍都想不明白的事情,單義林就更加地想不明白了,就低著頭思索了起來。
看到局麵已經成了這樣,天柱明智地說道:
“其實,我很擔心:我們怎麼做土匪呀?我們的軍隊怎麼土匪化呀?”
遊海龍還是很少看到天柱這樣沉穩的,畢竟天柱經曆了這麼多的變故,總會慢慢成熟的。
天柱這番話可算是問到點子上了,他畢竟是做過大將軍的,考慮問題還是非常注重可行性的。
遊海龍語氣堅定地說道:
“不管以後我們做什麼,軍隊的編製都是不會變的。不然還沒有到起事的時候,軍隊可能就潰不成軍了。至於怎麼做土匪嘛,我們都向鮑將軍請教就可以了。”
遊海龍拉了鮑將軍一把,把他拉到自己的位置上,然後往後退了一步道:
“鮑將軍,你就給我們講一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