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將軍笑了一笑,緩緩地說道:
“我們隻能夠和貪官酷吏作對。”
其實遊海龍已經思索半天了,還真被鮑將軍這一句話給點透了:
“你是說在我們還沒有能力起事之前,就先反貪官不反朝廷;等時機成熟的時候,再揭竿起義是吧?”
鮑將軍欣慰地笑道:
“我要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可以打劫從這裏經過的官吏和差役,也可以綁架貪官的家屬,讓他們拿銀子贖人。可是西蕃國的官吏不管是貪還是廉,我們一律都不要動,以免引起南川和西蕃兩國在交往的麻煩。如果我們動了他們的話,一下就把兩邊的人都給得罪了,這樣我們就會遭到兩國地夾擊的。”
鮑將軍刻意提醒遊海龍道:
“就是土匪也會顧及這些的,何況日後殿下還要爭取人心奪回天下的。”
遊海龍拍著鮑將軍的肩膀說道:
“鮑將軍果然是經驗老道,我就完全依你所言。”
遊海龍和鮑將軍商議結束了,才召集軍隊裏的主要人員來再商議,其實也就是要他們去執行的。
遊海龍的這個舉動不過是走走過場,用來收買人心罷了。
即便是有人反對的話,遊海龍和鮑將軍已經形成默契在先了,眾人還是要被牽著鼻子走的。
如果沒有這個心機的話,在這樣****的時局之下,遊海龍又怎麼能夠統領這些人呢?
人人都想各抒己見都想民主,但是沒有集中的話,民主也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了。
特別是在戰亂之世,而現在又是非常時期,沒有集中甚至是集權的手段的話,這支隊伍絕對會離心離德,甚至是分崩離析的。
當遊海龍把商議結果說出以後,眾人一下可就炸鍋了:
嬌玉第一個出來反對道:
“反正我是不讚成這樣的,我們居然由國家的棟梁要變成了土匪了,那下一步再變成什麼嗎?”
麵對天鳳的言語挑釁,遊海龍非但沒有生氣,反倒高興地解釋道:
“我們做土匪隻是打劫貪官,說道底這隻是權宜之計。現在我們隻反貪官,等時機成熟以後,是要起事反朝廷奪回我們的天下的。”
嬌玉還想再說什麼,卻被單義林拉了一下手,也就很聽話地保持沉默了。
遊海龍就納悶了:
這麼難對付的嬌玉就跟了單義林一路,怎麼就被他給輕鬆地製服了。
看來自己讓嬌玉跟著單義林是對的,令自己頭疼的女人,居然被他給輕鬆地製服了。
看來這萬事萬物真是:
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呀!
可是這個單義林也不是吃素的,他朗聲地說道:
“當土匪怎麼了,我們幹嘛非要隻和官府作對呀?天下不平的事情太多了,我們都是可以插手的!”
這個單義林倒是挺直率的,絕對像一個綠林好漢,可是從說話就能夠看出來:
他是勇武有餘、智謀不足。
遊海龍畢竟是很喜歡單義林的,就耐著性子點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