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商海裏遊泳:不要被焦慮窒息 (2)(2 / 3)

實際上,趙華所患的是一種“談判焦慮症”,其表現為:平時口才很好,一到特定的氛圍環境中就會口辭木訥,言不成句,緊張無措,產生羞澀、羞恥感,從精神上“打敗”了自己而出現焦慮症狀。

不過,談判焦慮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怯場,而是一種心理緊張,精神壓力過大套給自己的桎梏。因此,消除談判焦慮應從自我放鬆入手:

1.摒棄“活給別人看”的心理,以一種平淡的心態看待對方,不刻意保留“自我意象”。

2.用一種“非我”的心態進入角色,在自信與樂觀中進入交談,淡化談判氛圍。

3.把人際交往當成朋友似的交談,放鬆自己,創造一種寬鬆的交談方式,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原始魅力。

4.適當情況下,可尋求專業治療,一般宜采用行為療法結合疏導療法進行治療。

股市中看淡得失,健康才不會崩盤

老薛今年47歲,是一家金融機構的市場經理。他“入市”已經有5年多了,股市裏的大小陣仗都見識過,可謂是身經百戰,而且也通過炒股賺了幾百萬。2009年的金融危機,比以往來得更猛烈。由於全球經濟不景氣,股市也一再下跌,老薛也在陰溝裏翻船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要說賠就賠了唄,可是老薛想不開,整天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有一段時間,他對生活幾近絕望,產生了自殺念頭。

淩晨2點多了,老薛還躺在床上看《無間道》,他終於明白了: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看著看著,老薛忽然意識到,自己已經好幾個晚上睡不著了,偶爾睡著了,也會因為噩夢驚醒。這3個多月來,他臉色發暗,皮膚粗糙得和紗布一樣,而且四肢無力,脾氣也十分暴躁。老薛越想越後怕:股市崩盤也就算了,咱認了,難道健康也要崩盤?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股市是一個充滿風險的競技場,炒股者必須具備較好的心理素質,能夠承受一定的市場風險和經營風險,不管炒股順利與否,都應保持心理的基本穩定。因此,作為一個股民,一定要注意從心理素質方麵加強鍛煉,以應對股市行情的變化無常。以下建議可供參考:

1.對於股市風險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股票雖能吃息分紅,又可轉讓流通,在買賣差價中賺取收益,但是股市的現狀是有人賺、有人賠,人們形容股市像潮水一樣有漲有落,股民處於漲落之間,誰也難以保證自己永操勝券。故參股者在做好最好的打算時,也要做好最壞的準備,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對獲利的期望值不可過高

有人見一些炒股者發了財,就誤認為闖股市一定能發財,夢想自己也會在一夜之間成為富翁,這樣,一旦賠了本就會精神崩潰。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期望值與結果會出現三種可能:一是期望值大於結果,二是期望值等於結果,三是期望值小於結果。當期望值等於結果時,人的心理可保持原有的平衡;當期望值小於結果時,人們往往會喜出望外;當期望值大於結果時,人就會有挫折感,而且期望值高於結果越多,挫折感越大。故投資者的基本信條之一就是戒貪。

3.正確看待暫時的失利

一次失敗可以獲得下次成功的經驗,這就是暫時失利的價值。既然挫折是無法避免的,就應該學習如何提高挫折容忍力。每一個參股者都應該在股市中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失利時不要灰心喪氣,要沉著冷靜,理智地分析行情,果斷采取對策,擺脫困境。

另外,由於炒股對一個人的心理素質要求非常高,有些人天生不適合,最好還是躲得遠一些比較好。一般來說,屬於以下幾種情況者不宜入市炒股:

1.生活上遇到重大挫折者

諸如戀愛失敗、事業上不盡如人意、工作方麵的矛盾難以消除的人,這些人會有意無意地把入市玩股作為心理調節的途徑。如果順利尚可,若失敗則會加重心理危機,導致嚴重後果。

2.缺乏社會心理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