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是一段石栗路,馬車裏,王勳的身子微微顛簸,現在有點時間,他把當時得到的信息,好好的回想了一遍。
費玲可以安然無事,這是必然的現象,否則,凶手就難以達到綁架老人的目的。
阿忠、阿福是李大勇的親信,兩人遇害身亡,李有才之所以活著,有可能是因為凶手讓他回來給自己報信。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麼,那些人的針對目標很有可能就是朝廷。
想到這裏,王勳感到很迷惘,凡是推測,事情的結果未必是你想像的那麼簡單,在很多時候,一個錯誤的思路,直接可以把你的腦洞掏空。
特別是在考慮這些特別糾結的事情,必須選擇在心神特別清靜的時候,如果腦子裏非常混亂,那還不如先不要去考慮,否則,錯誤的信息會帶領你到某種深淵,從而,錯過了身邊的好機會。
王勳暗歎一息,雙眼欣賞著道路兩邊倒退的風景。
在渡口鎮,兩人在‘阿婆湯麵店’吃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排骨麵,付了銀子,王勳抬頭看了看天空,立刻命令李有才上馬趕路。
過了半炷香的時間,馬車順利的抵達了出事地點。
王勳走出車廂,驛道早已經恢複如初,可以看見牛車、驢車‘咕嚕嚕’的從身邊滾了過去,兩邊是沼澤地,凹陷的地方很可能就是深水溝,上麵覆蓋了水草,一腳踩了上去,好像是天然的陷阱。
對王勳來說,現場的狀況已經無關緊要,他的目的是驗證信息,而不是來尋找證據,或者是尋找破案的靈感。
對於難以企及的事,需要有自知之明,在這種情況找到證據,機會幾乎為零。
真實的答案隻有一個,過多的靈感也不是什麼好事,摻雜在複雜的腦組織裏,往往會造成不必要的紊亂。
親身經曆過的危險,李有才記得非常清楚,他栓好了馬匹,立刻將當時發生的情況給王勳模仿了一遍。
自己先前的推測基本上沒有錯誤,王勳聽後,重新整理了思路,當時的情況應該是這樣:
阿忠、阿福策馬走在前麵,李有才駕著馬車跟在後麵,路麵濕滑,前進的速度並不快。
忽然間,三個等待已久的黑衣蒙麵人在草叢堆裏鑽了出來,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三個蒙麵人按部就班,其中兩人立刻對前麵的京城官兵發起襲擊,另一人拿著麻袋第一時間撲向馬車,李有才奮不顧身的下馬阻截。
在這個時候,李有才根本不會顧及前麵的情況……,當他聽到京城官兵的慘叫,隨即就被另一個蒙麵人一腳踢飛,直接撞到了大樹,導致其暈厥。
這就說明,三個蒙麵人當中,其中一個拿著麻袋去劫持車廂裏的老人,還有一個對付李有才,根據車轍印位置與死亡地點存在的時間差,可以確定,那兩個京城官兵是死於同一個蒙麵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