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現代林業管理中的營林管理(1 / 2)

現代林業管理中的營林管理

管理縱橫

作者:鞏軍權 方旭

一、營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森林資源質量不高,林地生產力日趨下降。各項項目造林的檢查驗收還要加強監督。二是超限額采伐、林地逆轉呈擴張之勢,這些問題反映出森林資源管理形勢十分嚴峻,一方麵國家投入大量資金恢複植被,另一方麵僅有的森林資源在不斷地遭到破壞。林地逆轉、超限額采伐日趨嚴重,可采資源銳減,森林質量不斷下降。這些問題不解決,不僅影響到林業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也將影響到林業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三是現有的木材檢查站以不能適應現在的四通發達公路的需要。木材檢查站的現在的布局不合理,站少路多無法有效對木材流通進行監督.四是林權流轉的政策和法規不是很明確。沒有可依照的法律依據就沒有辦法去搞好林權流轉。五是林業行政執法人員的執法熱情不夠。沒有可依靠的政策和法規對林業行政執法人員進行保護,從而打擊林業行政執法人員工作熱情。

二、做好我國現代林業營林工作的主要策略與途徑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民對森林保護的意識。

營林造林工作不是一個單獨的工程而是一個具有係統性的工程,一方麵是造林,如何讓人們能夠接受又是一方麵,如何很快的發動人民一起自覺、自願的來參加到我國森林的保護中又是一個方麵。在我國現代的林業營造工作中,係統的利用和發動群眾參與是最主要的缺乏,導致還存在很多的人,特別是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山區中,很多人還在大肆的破壞森林,隻是為了短期的利益。

(二)因地製宜,適地適樹,遵循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

造林營林是林業的基礎工作。無論是林業生態建設、林業產業發展,還是生態文明建設,都需要以豐富的森林資源為支撐。也正因為這樣,很多地方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都極大的重視對造林工作的管理,但是有不少的造林部門隻是看重了森林的生態性、公益性,卻忽視了森林的經濟性。特別是在一些偏遠的山區之中,實行退耕還林的政策之後,給這些以前憑借林業生存的林區農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最終造成的結果是人們對退耕還林沒有表現出很大的積極性,同事人們參與林營造的積極性也不高,甚至出現了這種情況,很多林農的正常農業生產因為大量的開展營造人工林而被受到很大的影響致使他們對退耕還林產生很大的抵觸情緒。

(三)加強法製建設,提高營林造林管理和技術水平。

首先要重視的是人們對營林的態度以及意識,對此,政府應製定一個營林管理考核製定,可以將森林管理人員對營林造林後在平常對林木的管理情況納入其日常的工作考核中,還要製定一定的獎勵懲罰製度,對於能夠在造林後的林木養護和管理工作做到很好的職工幹部以及個人要給予一定的獎勵,而對於那些在自己的崗位上玩忽職守,對營林造林工作不重視的要給予一定的懲罰;另外,管理人員應在對樹木進行管理的同時,要將科技很好的融入到更多的農業中,提高樹木種植的成活率,促進樹木快速健康的生長。總之一句話,林業科技的基礎研究是造林工作的發展的基礎,包括防止林木病蟲害的產生,對林木進行育種、林木移植栽培等管理技術,所以林業如果要持續快速的發展,科技是其發展的先導,因此要開展係統的林業相關方麵的研究。首先應該給予森林生態係統研究的進一步加強,在管理中應時刻的監督森林生態係統,加大對森林病蟲害的紡織工作。對於那些已經有一定規模的人工林,還可對外開發旅遊,但應保證旅遊也的開發應適時適度。不能過度的利用,否則會適得其反。還可以通過做一些醒目的名片進行造林益處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