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國際物流與國際貿易的關係
經濟研究
作者:朱江華
【摘要】國際貿易的產生是國際物流產生的基礎,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的國際貿易發展更迅速,國際物流也隨之發展起來。如今,國際貿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國際物流發展程度的影響,而在此基礎上,國際物流的發展也對國際貿易的發展起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反之,如果國際物流出現了停滯或者增長緩慢現象,也會嚴重影響到國際貿易的發展。本文主要針對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 國際貿易,國際物流,關係
一、引言
國際物流的最終目標是在選擇最佳的方式和路徑的基礎上,以最小的風險、最低的運輸費用,在保證運輸貨物的質量的前提下,適時的將貨物在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發生運輸。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國際物流也得到了完善。國際物流作為架在國與國經濟發展的橋梁,與國際貿易共同構成了國際經濟發展的兩個重要內容,並對國際貿易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而國際貿易的發展有在促進著國際物流的發展。可見,二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製約關係。
我國的國際物流行業起步較晚,規模較小,國際物流體係落後,這已經成為嚴重製約我國國際貿易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問題。我國物流業經曆了幾十年的發展,已經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我國經濟的穩定、快速增長,電子商務在我國的迅速興起,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不斷更新,都為我國國際物流業的發展帶來了高潮。目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要求國際物流規模的擴大、服務質量的提高及不斷完善的物流需求結構。因此,我國必須加強對國際物流企業的管理、加快物流企業基礎設施建設才能不斷適應不斷發展的國際貿易。
二、國際物流對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
近幾年來,由於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國際貿易的規模和速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相對於歐美發達國家來說,我國在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方麵還有一定的差距,為了實現我國貿易強國的發展目標,需要從不同的方麵進行長期的努力,而國際物流就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麵。國際物流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可以歸納為:
(一)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比較優勢是影響一個國家國際貿易效益水平的主要因素,而比較優勢的形成主要取決於比較成本。目前由於經濟的高度發展,成本的降低在生產與銷售方麵的空間越來越小,但是在物流方麵的空間還非常大。據統計,我國目前與物流相關的年總支出有 19000 億人民幣,物流成本占 GDP 的比重為 20%-25%。國際物流可以利用物流要素之間存在的效益背反關係通過物流各個功能活動的相互配合和總體協調$從而達到物流總成本最小化的目標,以此降低國際貿易的經營成本。
(二)提高我國產品綜合競爭力。由於受到技術含量較低、進出口商品結構不合理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缺乏競爭的優勢。產品的研發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內想要獲得顯著的改善,就需要依靠提升管理水平來實現,國際物流中具有多種先進的管理方法,能夠幫助我國在麵對國際市場競爭時快速的做出反應,通過更有效的方式抓住顧客的需求,並且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交易成本,使產品的生產和經營更加適銷對路,促進我國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