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1 / 2)

淺析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

會計與金融

作者:殷利冬

【摘要】商業銀行作為重要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市場利率化的不斷推進,民營資本開始進入銀行業,大中企業脫媒嚴重等因素致使銀行麵臨巨大壓力,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商業銀行開始進行金融創新。本文對我國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的動因進行分析,進而分析在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金融創新,建議

一、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動因分析

(一)銀行體製改革是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的內在動因。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在內外部環境的作用下,傳統的商業銀行經營模式難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管理當局加大了銀行股份製改革的力度,2009年1月15日,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我國四大國有銀行全部完成了股份製改革,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轉變為國家控股的股份製商業銀行,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製過程中,多家銀行引進了戰略投資者。這一措施有助於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治理水平,改變銀行的經營理念,明確了“資本要求回報、資本覆蓋風險”的約束要求,與國外大型金融機構的合作大大提高了我國商業銀行的創新進程。

(二)金融托媒促進了金融業的創新。隨著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企業債券、票據市場快速發展,直接融資市場得到了快速發展,由於我國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國有企業改製而來,現有的製度約束及宏觀經濟環境決定了其在融資時優先選擇股權融資的方式。與此同時,一些大企業也開始建立自己的財務公司。這些財務公司資產規模龐大,資金調配能力強,而且有進入同業拆借市場的資格,大大分流了在企業的融資份額。銀行不得不通過金融創新尋找新的利潤來源。

(三)同業競爭日益激烈推動銀行進行金融創新。近年來,政府開始允許民營資本進入到銀行業,過去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已經有所改變,從數據來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依然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但是隨著城商行、股份製銀行經營水平的不斷提高,業務能力不斷增強,其市場份額有下降的趨勢。同時,外資銀行獲得國民待遇後,在境內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和客戶限製被取消,外資銀行以往受製於準入限製的市場競爭力逐漸顯現出來,外資銀行利用其在產品和管理體製等多方麵的優勢開始大力搶占國內市場,使得行業競爭不斷加劇。

二、金融創新中存在的問題

(一)金融市場環境不完善。金融市場的發展水平、運行結構以及經營模式會對金融創新產生直接影響。目前我國金融市場發展水平仍然較低,傳統的銀行業仍然占據金融市場的壟斷地位,這就意味著,實體經濟的融資渠道主要集中在銀行體係,同時為銀行體係帶來了本不應該由其承擔的市場風險,導致金融風險向銀行業集中。其次我國金融市場發展不均衡,結構布局不合理。第三,目前金融業分業經營模式不符合混業經營趨勢。

(二)創新主體內在動因缺失。商業銀行作為金融創新的主體,其內在動力機製將對創新行為產生影響。但是在我國目前的商業銀行體係中,普遍缺乏金融創新動力,多數銀行的金融創新動因出現偏差,不是為了增加利潤來源,而是出於微觀利益考慮,為在無序的市場競爭中獲取利益而進行創新。多數商業銀行未將金融創新放在應有的高度上,並未將其視為增加利潤、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而是僅僅將金融創新作為推動傳統業務的工具和補充,未認識到金融創新對於轉變經營模式、增加銀行利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