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建築企業財務風險問題(1 / 2)

淺析建築企業財務風險問題

會計與金融

作者:黎傑俊等

【摘要】建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行業,而近年來我國出口受挫,以建築行業為代表的基建工程不斷上馬,為建築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契機。但是巨大的資金量和工程也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財務風險,貫穿了投標、合同簽訂、項目施工和資金結算各個環節,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建築,財務,風險

在進入21世紀之後,尤其是在西部大開發政策和2008年樓市火爆的大背景下,建築行業開始了蓬勃發展,國內外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不斷出爐,對於建築企業來說,這也意味著一個大的黃金發展時期的到來,截止2010年我國的建築類企業數量達到了60000多個,建築行業總產值達到了51043萬億人民幣,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但是基礎設施建設的原本就有投資規模巨大、項目周期長、流動性強的特點,而現階段的超大工程則使這些特點更為突出。因在國家政策方麵、項目決策方麵、項目施工方麵以及工程款項方麵麵臨著巨大的財務風險。

一、建築企業麵臨的各種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的種類很多,不同的學者對其進行的分類也不盡相同。這裏我們將財務風險按照建築項目的開展過程將財務風險分為投標風險、合同風險、項目施工和資金結算階段的財務風險以及利潤分配風險四個財務風險階段。

(一)投標風險。建築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不斷有新的建築企業湧入這個行業,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麵臨嚴酷的市場環境,賣方市場不斷的壓低投標價格,競爭者同樣開出更低的投標價格,使得建築企業麵臨著項目利潤低甚至虧損的風險,導致財務危機。

(二)合同風險。項目合同是建築企業風險控製的源頭,如果合同本身存在漏洞,則必然為企業後續的施工帶來巨大的麻煩,也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當下,在賣方市場占據主動位置的情況下,部分建築企業為了盡快的拿到合同,在簽訂合同是附帶一些不公平合同條款,使得自己陷入被動,而為了轉嫁市場價格帶來的風險,部分業主在簽訂合同是,簽定固定造價合同,或預付投標保證金,使得財務風險增加。

(三)施工和結算風險。首先是資金短缺的風險,資金鏈供應充足是工程進度順利推進的保證,而對於大部分的建築企業而言,銀行貸款融資是主要渠道,企業以自身的資產進行抵押獲取銀行貸款,這種債務融資具有利息支出抵稅效應,進而可獲得財務杠杆收益的積極作用。但是浩大的工程需要巨額的債務融資,一旦出現項目利潤過低或者政策改變,企業將麵臨巨大的財務風險。

其次是資金回收風險,也就是常常出現的拖欠工程款的現象,導致建築企業出現大量的壞賬損失。大量的應收賬款長期不能收回,將直接影響企業的資金周轉,使得企業運轉不暢,最終使企業走向破產。

最後是會計信息失真風險,這是由於建築工程周期較長等多重原因引起的。對於大多數的建築企業而言,很多的工程都分散在全國各地,甚至於在國外,因而在財務上實現實時的監控十分困難,相當一部分的財務信息不能得到及時的核算,常有賬目往來不一致,資金使用效率降低等問題,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

(四)利潤形成和分配風險。所謂利潤形成和分配風險就是指利潤形成、確認時的財務風險以及利潤分配時的風險。利潤形成的風險是由於一係列的客觀和主觀因素引起的,從而導致建築企業的可支配利潤和企業的實際利潤不相符合的情況;利潤分配風險是指企業在對其可支配利潤的使用過程中搭配不合理,除了企業利潤數據不準確的影響,利潤分配的不合理還會造成企業的發展受阻或者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受挫,從而給企業的長期發展帶來更為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