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築企業財務風險應對策略
(一)從建築企業運作流程進行防控
財務風險的發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產生和發展直至對企業產生威脅是一個動態的可觀測的過程,因此要從源頭做起,在企業運作的各個環節進行防控。
1、投標、合同簽訂階段嚴格控製財務風險。建立企業自身的風險評估機製和標準,由專業的投標團隊進行投標活動,減少由個別領導獨斷的形式。對於招標文件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充分考慮企業成本因素和企業自身實力以及當前經濟狀況,在充分了解成本和收益的基礎上做出選擇。在合同簽訂過程中,在詳細了解相關法律文件的基礎上,仔細推敲合同條款和用於,盡量減少對自己不利的條款,在源頭上減少企業承擔的風險。
2、施工和結算階段控製風險。這個階段是項目完成的關鍵時期,也是控製企業財務風險的關鍵時期,也就是決定著企業在項目中花多少錢和收多少錢的問題,直接決定著企業的收益率。
因此要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嚴格控製企業財務風險,首先要對企業項目資金進行統一調度,集中管理,降低企業整體運行成本;同時聘請專業的財務人員對於企業的資金使用和資金管理建立嚴格的製度措施,按章執行;為了防止企業資金鏈緊張,還要充分的盤活企業存量資產,保證資金周轉。其次做好運算部門和財務部門的緊密銜接,為企業確定實際成本提供依據,保證會計信息不失真,對於為完成合同實際發生、累計發生的合同成本必須及時、準確地進行歸集和登記,對於為完成合同尚需發生的成本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預計。
3、利潤形成分配風險控製。建築企業利潤分配風險過程中的關鍵是要依據科學的分配製度,打破現有狀態下企業資產負債偏高的情況,建立起戰略性的利潤分配計劃,轉增實收資本,減少現金分配,從而達到減低企業融資成本,減低企業財務風險的目的。
(二)優化企業製度和員工素質。建築企業財務風險大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不注重財務製度的規範建立。因此要從企業內部結構著手,完善企業結構,並以製度加以規範。改革企業內部決策機製,做到科學決策,避免決策失誤;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製,建立風險管理部門,對風險源頭進行識別,同時在發現財務風險之後進行快速反應;建立完善的監督機製,在企業內部各分公司、各部門建立嚴格的內部控製程序,製定相互製約措施。
除了從製度上進行改進,建築企業還要從領導和員工素質著手,增強企業財務風險意識,尤其是領導幹部的風險意識,提高科學決策的能力;在員工內部積極培養具有專業風險防範意識的專業人才,提高全員識別財務風險能力。
參考文獻:
[1]陳俐.建築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金融經濟,2010,12
[2]鄒理. 探討建築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J]. 中國外資,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