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行為能力的培養? (5)(2 / 2)

一個人在集中精力完成某項特殊任務時,在自製力的作用下,能排除幹擾,抑製那些不必要的活動。在正確的學習動機和目的支配下的學生,會激勵自己勤奮學習,同時也抑製和阻止無關活動或雜念的幹擾。

在自製力的調節下,能夠幫助人選擇正確的活動動機,調整行動目標和行動計劃。

自製力強的人,能理智地控製自己的欲望,分別以輕重緩急去滿足那些社會要求和個人身心發展所必需的欲望,對不正當的欲望堅決予以拋棄。作家李準在報告文學《兩個青年人的故事》中曾有過這樣一段描述:“楊樂到了北大數學係後,學習更努力了。他和張廣厚每天學習演算12個小時,他們沒有過過星期天,沒有過過節假日。‘香山紅葉紅了’,讓它紅吧,我們要演算題。‘中山公園的菊花展覽漂亮極了’,讓它漂亮吧,我們要學習。‘十三陵發現了地下宮殿’,真不錯,可是得占半天時間,割愛吧。‘給你一張國際足球比賽的入場券’,真是機會難得,怎麼辦?犧牲了吧,還是看我們案頭上的數學競賽題吧!”楊樂、張廣厚在強烈的學好數學的事業心的召喚下,暫時克製了遊樂的需要,這為他們在數學領域中獲得重大的成就創造了條件。

自製力強的人,處在危險和緊張狀態時,不輕易為激情和衝動所支配,不意氣用事;能夠保持鎮定,克製內心的恐懼和緊張,做到臨危不懼、忙而不亂。

自製力強的人,在崇高理想的支配下,能夠忍耐克己,為事業為社會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邱少雲在偵察敵情時,為了不暴露目標,忍受著烈火燒身的痛苦,直至英勇獻身。這是高度自製力的光輝典範。

自製力薄弱的人遇事不冷靜,不能控製激情和衝動;處理問題不顧後果,任性、冒失。這種人易被誘因幹擾而動搖,或驚慌失措。

許多學者、軍事家、政治家在指出自製力的重要性的同時,也指出易衝動、好急躁之危害。我國古代軍事家孫子把易衝動、好急躁的指揮員用兵視為“用兵之災”,列為覆軍殺將的五種危險之一。毛澤東同誌號召指戰員要把“一切敵人的‘挑戰書’,旁人的‘激將法’,都要束之高閣,置之不理,絲毫也不為其所動”,“抗日將軍們要有這樣的堅定性,才算是勇敢而明智的將軍,那些‘一觸即跳’的人們,是不足以語此的。”林則徐根據自己的生活閱曆總結出脾氣急躁、遇事容易發怒的人最容易把好事辦壞。他為了克服在自己身上存在的急躁的壞脾氣,親自動筆書寫“製怒”二字,掛在自己的書房裏。以後無論走到哪裏,都把這塊橫匾額帶上。

可見,培養和鍛煉自製力,克服自製力薄弱的缺點,對生活、事業都是極為重要的。中國有句古話:“要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後受罪。”雖然帶有封建糟粕性的東西,但也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自製力對人們成功的重大作用。

自製是思想的主宰,它有權利命令你所有的精神活動,但這項權利來自持續不斷的,而且合乎道德的練習而成的習慣。

經由自製訓練出來的力量是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隻有當你抑製或忽視自製的發展時,才會對這種力量造成限製。曆史和民謠中,有許多關於一個人如何憑借意誌力戰勝死神,或其他逆境的故事。誰會記得那些因為自己虛弱的自製力而被卷入平庸泥沼中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