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二節認知能力的培養 (1)
觀察力——發現世界
個人的成功已經離不開信息,一個個成功的故事都與信息密切關聯著,我們已不能忽視這些關鍵性因素,我們應該睡覺時都睜著眼睛不放過機會,而且應千方百計地收集與我們成功密不可分的重要情報,以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要成功地搜集有益於成功的信息,觀察力是一種重要且十分有效的搜集信息的能力。觀察,既要做到係統全麵,又要做到細致入微,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把握事物的脈絡,作為我們行動的先導。
然而,我們當中大多數人根本不去注意事物的細節問題,總是片麵地認為這些東西沒什麼用處,因此就忽略了。其實它是與成功密切相關的,隻要你把這些細微的部分搜集起來,然後按照一定的係統整理,你就會發現它是一條極為重要的商業信息或你目前正在尋覓的信息,所以,這種細節,我們也要處處留心。有時你甚至可以從商標、商品包裝物、廢紙上獲取靈感,也許現在你感覺它沒什麼用處,這就需要你對其加以整理,做成一條信息儲存在你的信息庫裏,這就是所謂的聚沙成塔。
當信息積存多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有的信息之間是可以互相依賴的。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海岸的一座城市中,所有適合建築的土地都已被開發出來,並予以利用。在城市的另一邊是陡峭的小山,無法作為建築用地,而另外一邊的土地也不適合蓋房子,因為地勢太低,冬天海水倒流時,總會被淹沒一次。
一個平時很注意觀察的人注意到這種現象,他把這兩種情況都記了下來,並考慮到如何去改變。後來,他意識到這兩塊土地都能賺錢。他先預購了那些因為山勢太陡而無法使用的山坡地,同時也預購了那些每天都要被海水淹沒一次而無法使用的低地。他預購這兩塊土地的價格都很低,因為這些土地被認為沒有太大的價值。
他用了幾噸炸藥,把那些陡峭的小山炸成鬆土。再利用幾架推土機把泥土推平,原來的山坡地就變成了漂亮的建築用地。然後,他又將多餘的泥土填埋在低地上,使其超過水平麵。這樣,低地也可以被開發利用了。
上述例子表明,因為注意觀察,注意兩塊土地的差異性即細節問題,同時又注意全麵、整體觀察兩塊地的融通性、互補性,因此,那個人創造性地改變了一切。
用眼睛看世界,用心發現世界,同樣的,世界也會給我們帶來驚喜、帶來酬勞。那麼,該如何培養觀察力呢?下麵就簡要介紹幾種培養觀察力的方法。
1目的明確
無目的地觀察是不會有收獲的,常常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例如參觀展覽會,有的人參觀展覽會有明確的觀察目的,參觀後有很多收獲。有的人漫無目的地參觀,走了一圈兒後,什麼也沒得到。一般講,觀察的目的越具體、越明確,觀察的效果就越好。
2方法得當
盲人摸象,各執一詞。生活中,我們又何曾沒充當過“盲人”的角色呢?片麵的觀察,常使我們以偏概全。因此掌握好的觀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方法常常事半功倍。比較好的觀察方法有如下幾種:
有序性。觀察事物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一般觀察有從上到下,從左(右)到右(左),從前到後,從遠(近)到近(遠),以及整體——部分——整體等多種形式。隻有這樣才能使觀察有條有理,不會疏漏。
抓重點。根據觀察的目的,觀察應抓住主要的、關鍵的特征,進行仔細、反複的觀察。對其他特征,一般地觀察,這樣的觀察既省時又省力。
進行對比。這種觀察方法是指對觀察對象進行比較,達到認識事物的普遍特征與個別特征的目的。這種觀察方法可以對兩個以上的事物進行比較,找出其共性與個性差別。也可對一個事物的不同方麵進行比較,找出該事物的主要特征。
全麵性。觀察時要觀察對象的各種特征,對各種特征逐一地進行觀察。觀察的事物還要注意要有一定的數量。隻有這樣才能防止和克服觀察中的片麵性。
上述各種觀察方法不應該孤立地使用,應與其他方法配合使用。當然,觀察時可以重點選擇一種方法為主要觀察方法。
3基礎知識
觀察的效果與觀察者的知識儲備程度關係密切。毛澤東曾經說過,“隻有理解的東西才能更好地感知,感知的東西不一定理解。”例如,蘋果落地是常見的現象,為什麼牛頓觀察到這種情況會啟發他發現萬有引力呢?這是因為他具有紮實的力學基礎,並且正在研究思考這個問題,所以這樣的觀察才能起作用。
4善作觀察筆記
筆記在觀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觀察筆記有利於觀察資料的積累和保存;其次,觀察筆記有利於觀察有條不紊地進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使之更具有邏輯性。此外觀察筆記有利於思維的發展,有時還能悟出新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