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性情修養:溫潤如玉,恬淡的性情散發女人芬芳(3)(1 / 3)

第六節 做沉靜從容的女人

有人說:“女人的最佳表現是,心態要比年齡成熟5歲,打扮要比年齡年輕5歲。”簡單地說,就是你的打扮可以年輕些,但你的心態萬不可幼稚。女人的打扮需要以沉靜的心態與氣質作底色,如此,才能從容不迫地應對生活。記得,曾有一個記者采訪一位著名演員:“在喧鬧的人群中,你會選擇什麼方式引人注意?”這位演員回答說:“我會選擇沉靜地坐著。”沉靜地坐著,這種沉靜所流露出來的自信、端莊、高貴是很能不引人注意的,也是很有穿透力的,它足以讓人們在喧鬧中停下來,在擁擠的人群中多看你一眼。沉靜從容不僅是女人應有的氣質,更是一種為人處世的修養。

胡因夢,1953年出生,輔仁大學德文係肄業,20歲主演《雲深不知處》,從此開始了15年的演藝生涯。她在35歲毅然決定了停止演藝工作,專注於有關“身心靈”探索的翻譯與寫作,第一次將克裏希那穆提的著作引介到台灣,並著有《胡言夢語》和《茵夢湖》等書。

在她20多年的翻譯過程中,她認為翻譯是一種自我洗滌,每翻譯出一本可以跟讀者分享的書,她都沉靜從容地說道:“這就像做義工一樣,將思想引介過來,回饋給社會,做和演藝工作截然不同的事情。”同時她認為:“好的翻譯不能直譯,還有心靈相譯的部分,然後是節奏感,翻譯最重要的是韻律……”她顯得很從容,做事有條有理,李敖的前妻身份讓她備受關注,但現在的她依然備受矚目,她憑著自己的聰慧,自己獨特的追求,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

李敖曾經說過,如果有一個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優遊又優秀,又傷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一定不是別人,是胡因夢。在經過了歲月的沉澱之後,胡因夢的沉靜淡定顯得更加有魅力。

女人的一生,淡到極致的美麗,是沉靜而從容。在胡因夢的一生中,停止演藝工作,從事文學工作,與李敖離婚,每一件事情她都應付自如,將自己的人生點綴得有條有理。薛寶釵曾經這樣讚歎白海棠:“淡極始知花更豔,愁多焉得玉無痕。”正因為海棠花的淡雅至極,所以才顯得更嬌豔。而從容沉靜的女人也是一樣的,正是那超凡脫俗的一份淡然,不沾塵世的氣質,所以美到了極致。

她形容自己是藍色,沉靜的大海的顏色,不畏風浪,在任何時候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她的一生並不順利,高中畢業後,她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回家的時候,卻聞知父親因工傷過世了,她呆住了,想到久病在床的母親和年幼的弟弟,她將那張通知書藏了起來。

那年,她隻有16歲,獨自挑起了家裏的重擔,照顧病重的母親和年幼的弟弟,還要籌備父親的葬禮。她明白,眼淚是沒有任何作用的,於是,她擦幹了眼淚,有條不紊地處理家中的事情。買了糧食,向親戚借了一些錢,勉強能夠辦個像樣的葬禮,可她心裏卻暗自愧疚:父親辛苦養家,到最後,連一個像樣的葬禮都沒有,作為女兒,該是如何心疼啊!

葬禮結束後,病痛的母親才想起了高考的事,問她,她卻是淡淡地回答:“沒收到通知,我想是沒考上吧,正好留在家裏幫忙。”母親一聲歎息,不再問了,她就這樣沉靜地安排了自己的人生。

或許是因為早年的經曆,後來工作的她,處事淡然,遇事從來不慌張,若是有了重大的事情,她隻是淡淡地問:“是嗎?”然後,著手處理,有條有理,這令上司和同事都驚訝不已,一個弱女子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竟絲毫不慌張。上司認定,這應該是一個幹大事的人,於是,越來越信任她,而她也在沉靜從容中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