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盜田契環兒通賊 饋野產巧姐寧親(3 / 3)

那晚,巧姐和劉姥姥都在平兒處安歇。次日一早,平兒就帶著巧姐,先到稻香村去見李紈。此時,李紋、李綺因幫著料理蘭哥兒納聘衣飾等事,又貪圖園子裏涼快,住了多日,尚未回去。大家閑話了一回。巧姐說到鄉下青棵棵多們可愛,一早起,葦籬笆上開遍各色的喇叭花,草地裏蟈蟈、蛐蛐和金鈴子叫的非常好聽。連紋綺諸人,也恨不得到鄉下去逛逛。一時,巧姐又問起探春,李紈道:“三姑爺也來京了,新賃的住宅,他前兩天才回去。今兒太太高興,又打發人接去,也許一會兒就要來的。”

歇一會,平兒、巧姐又同至櫳翠庵,去見惜春、湘雲。惜春不大會世故的,隻略問巧姐那邊情形。湘雲聞知巧姐與劉姥姥同來,笑道:“我們這兩天正悶著,來了個母蝗蟲,可又有笑話了!”平兒笑道:“你道那姥姥真怯麼?那都是鴛鴦支使出來,騙老太太取樂的。”湘雲笑道:“不管他真怯裝怯,隻他那個樣兒,也就夠發笑的了。”惜春道:“你們何苦輕嘴薄舌的?鳳姐姐、林姐姐單好刻薄人,到底不載福。如今,我們仍舊攜蝗大嚼,那造出母蝗蟲的人,卻到那裏去了?”湘雲聽了,也歎息不置。平兒又說到王夫人要看那大觀園圖,惜春連忙命紫鵑尋出,放在手邊。

談至晌午,便同至王夫人處。探春已在那裏,見著巧姐,也拉著問長問短,說了半天。等豐兒引劉姥姥來到,方同往榮禧堂入席。王夫人陪著薛姨媽、劉姥姥、史湘雲、李紋、李綺坐了一席,探春、惜春、巧姐、李紈、寶釵、平兒坐了一席,李紈、寶釵和平兒,仍不時到那邊席上照料。

席間上了熊掌,湘雲趕忙夾一塊,布與姥姥道:“姥姥,你猜猜這是什麼?”劉姥姥用筷子接過,看了半天,又嚼了一回,隻是猜不出。平兒叫小丫頭拿一支生熊掌給姥姥看,姥姥接過去,捉摸了半天,說道:“豬爪子也不像,那牛羊腿子更不對了。嚼著倒有點腥氣,難道是猩猩爪子麼?”眾人聽得都笑了。薛姨媽道:“姥姥,不要受他們的騙,這是熊掌。”劉姥姥瞪眼聽著,說道:“這就對了。我見過耍狗熊的,那爪子就是這樣。可沒聽說那東西可以吃得的,你們怎麼想的主意,連狗熊都饒他不過呢!”眾人笑剛止住,又複大笑。李紋笑得按住胸口,探春舉杯欲飲,把酒都覆在桌子上了。

少時,又上了釀豆腐,劉姥姥道:“這個我可是吃慣了的,那天也離不開他。”王夫人道:“請用勺子罷。”劉姥姥扌快了一勺,慢慢吃著。說道:“怎麼一樣的豆腐,到你們城裏頭,連味都變好了。到底皇帝腳底下,任什麼都比別處強。”

王夫人道:“這裏頭有雞蛋白、豬腦子和著,還加上雞鴨火腿的好湯煨了,等半熟了,再加上筍尖香菌,才有這點味兒。姥姥學了,到家裏做去。”劉姥姥道:“吃是好吃,可是吃不起。這些作料算起來,夠我們十天半個月的嚼裹了。”湘雲隻和紋綺姐妹說些閑話,說起那年吃螃蟹做詩,眼前就短了好幾個人,都不勝感慨!

少時,又上了一碗菜,王夫人舉筷子讓薛姨媽,又讓劉姥姥道:“姥姥,你嚐嚐這個神仙雞。”姥姥笑道:“怎麼雞都成了神仙啦!還是神仙變了雞呢?不管他,我先得一塊再說。”

夾了半天,才夾到一塊,吃著笑道:“也試不出他是神仙,就是有些酒味。怪不得呂洞賓要喝酒呢!”引得眾人又大笑。

那邊桌上李紈、寶釵,都忍著不敢笑出來,平兒用手帕掩著嘴。

探春笑道:“姥姥別喝醉了。若像那回醉倒在山石後頭,他們就要把你當神仙雞了!”

一時席罷,丫環們送上漱口的茶,大家都漱了,劉姥姥卻一口咽下。平兒忙道:“姥姥,那是漱口的。”這才盥漱散坐,閑話一會。探春道:“這時候白天太短,太太要逛園子,早些去罷。”王夫人聽了,便同眾人往園裏去。隻薛姨媽要歇中覺,自回寶釵房中歇息。

此時,已近中秋,王夫人等走過那座石山,已聞得一陣陣的桂花香。先到沁芳亭上,那裏有藤竹椅榻,各人隨意坐憩。

寶釵怕水風太涼,親自取過織金絨毯,鋪在榻上,然後請王夫人坐下。看那一帶池沼,荷花已老,尚有餘花,水氣烘秋,分外蕭爽。

劉姥姥坐在欄邊,談些鄉下新聞故事,內中頗有新奇的。

說是他們村裏老顧家,生下一匹駒子,滿身漆黑,粉鼻粉眼,四蹄雪裏站,人人見了都愛。那知道是同村姓淩的欠他五千吊錢,變馬去還債的。他兒子得了夢,跑去顧家一看,那駒子老遠就顛顛的走來,瞧著他兒子下淚。後來,到底拿錢贖回去,還養在家裏呢!又說是有一家姓周的,夫婦二人都念佛行好,生了一個兒子,又聰明,人品又好。嬌養到十八九歲,被拐子拐了去,十多年沒有消息。新近周老頭病重,什麼醫生都治不了,想不到他兒子忽然回來,拿出一種仙丹,給他老子吃了,登時就好。據說拐去後,被一道士救去,傳授他許多道術,這仙丹也是那道士給的。”這事若不是我眼見的,連我也不敢信,能說世上沒有神仙麼?”劉姥姥隻管信口開河,眾人有聽著的,有各自閑談的,也有憑欄眺望的。

湘雲看見那邊一派翠竹,說道:“那不是瀟湘館的竹子麼?上回我看他一大半都黃了,眼下可又好了!”探春道:“你不知道,今年園子裏的花木,都重新修整過了。這竹子新近派老葉媽管著,比從前老祝媽還勤謹呢!”平兒回王夫人道:“池子裏的船,我叫他們預備下了,太太還是坐船,還是坐小轎子?”探春道:“太太還坐船罷,到底比轎子舒服些。”王夫人笑道:“我一個人坐轎子,你們走著也太累,咱們都坐船罷。

那船靠在那裏呢?”平兒道:“這邊又淺又窄,大船撐不過來,在柳堤那邊彎著哪。”說著,便叫丫頭們傳小竹轎子過來。王夫人道:“不用啦,這裏路很平,又沒多遠,走走也好。”於是,扶著玉釧兒慢慢走去。眾人一路跟隨。

走過紫菱洲,隻見白蘋紅蓼,秋色清妍,卻另有一種蕭寒之致。寶釵心有所感,說道:“從前二姐姐住在這裏,我們走慣了的,怎變得如此荒涼?”探春道:“二姐姐那年回來,還舍不得這房子,可憐隻住了一天,以後就沒有來過!”劉姥姥道:“那位二姑娘啊?不是那鵝蛋臉,脾氣傻好的麼?我聽姐兒說,生生是給姑爺折磨死的,真叫人心疼!還有個林姑娘呢,總也沒見著,如今到那裏去了?”平兒道:“林姑娘早就過去了,你還不知道麼?”劉姥姥道:“我見他總跟寶二爺在一處說話兒,身子好像單薄點,那裏想到這點年紀,就轉劫去了呢!”平兒怕他又說什麼,連忙用閑話岔開。

不多時,已到了荇葉渚長堤,早有兩隻小畫舫,在柳陰底下停泊。駕娘們見王夫人來到,忙即拉跳板,打扶手。王夫人和劉姥姥、李紈姐妹、平兒、巧姐,都上了迎麵這隻船;探春、惜春、寶釵、湘雲帶著侍書、鶯兒等,又另坐了一隻。當下,便吩咐開船。駕娘們剛撐動一篙,船便離岸。

忽聽“叭噠”一聲,一個人從船頭上直摔下去,眾人都嚇昏了!不知那人是誰?可曾掉下水去?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