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豁達樂觀,萬事都能看得開,且懂得苦中尋樂。不是視苦難為不幸,而是從好的一麵來看待它,積極地生活。這樣的人就很容易成就大事。
世界上許多問題都有正、反兩重意義,關鍵是看你采取什麼樣的態度。比如,看見半瓶子酒,樂觀者會高興地說:“真好,還有半瓶子酒可以喝。”而悲觀者卻會充滿沮喪:“可惜,隻剩下半瓶了。”
所以,無論我們處於什麼樣的險惡環境,都應有一種積極開朗的心態,盡量去理解事物中消極的一麵,把苦難當作一種磨煉,把不幸當作一種煉獄。苦中尋樂,定會使你得到許多十分寶貴的經驗,為你今後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有一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30多歲就已經稱譽樂壇,名滿全球,而且郎君如意,家庭美滿。
一次她到鄰國開獨唱音樂會,入場券早在一年以前就被搶購一空,當晚的演出也受到極為熱烈的歡迎。演出結束之後,歌唱家和丈夫、兒子從劇場裏走出來的時候,一下子被早已等在那裏的觀眾團團圍住。人們七嘴八舌說著,其中不乏讚美和羨慕之詞。
在人們議論的時候,歌唱家隻是在聽,並沒有表示什麼。等人們把話說完以後,才緩緩地說:“我首先要謝謝大家對我和我的家人的讚美,我希望在這些方麵能夠和你們共享快樂。但是,你們看到的隻是一個方麵,還有另外的一個方麵沒有看到。比如,你們誇獎的活潑可愛、臉上總帶著微笑的這個小男孩,不幸是一個啞巴。而且,在我的家裏他還有一個姐姐,是需要長年關在裝有鐵窗的房間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歌唱家的一席話使人們震驚得說不出話來,這時那歌唱家又說:“這一切我都不抱怨,我經常對自己說:上帝是公正的!”
樂觀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對於同一條人生之路,悲觀者隻是痛不欲生地走路,越走越困難。而看開一切、快樂地麵對人生的人,卻會在困境中欣賞著路上的美景,忘卻了痛苦,越走越輕鬆。
斯賓塞·約翰遜說得好:上帝在用同樣的天平稱量著每一個人,他給你一份艱辛,相應地會在另一端放上相同分量的榮譽。人生不就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