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激流 第398章 李暮的良苦用心(2 / 2)

“好啦!別一副苦瓜臉了。我信你還不成?”李嬋笑道:“不過,我有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

“咱們的婚禮,既不在長安辦,也不在鄧州辦,就在這菀窳閣裏辦。”

“沒問題,我答應你。”張尋終於笑了。

就在兩人興致勃勃的討論婚禮的細節時,忽然閣子門口有人輕輕咳嗽了一聲。張尋抬頭一看,正是李嬋的貼身丫鬟彩夢。

“什麼事?”李嬋問道。

“宋押衙急匆匆趕來,說是要要事要向楚王稟報。”

張尋一聽,急忙整理好衣冠,別了李嬋,下了閣子。

宋蠻早已在一間偏殿候著張尋。一見麵就道:“河中府傳回來的消息,李暮親率兩萬護國軍,去攻陰地關了。”

“什麼?!”張尋一聽立即變了臉色,“誰讓他出的兵?啊?可是奉了天子的詔書?”

宋蠻搖了搖頭:“沒有。這是護國軍出征的檄文。”

張尋接過檄文,大致掃了一眼,氣囔囔說道:“這個李暮!越來越不像話了!他竟然敢假仗著我的名義出征了!”

原來,在檄文中,李暮竟然自稱是奉了楚王的命令討伐河東。

“馬上給李暮下令,讓他立即撤兵!敢違軍令,後果自負!”

返回閣樓,張尋還沒消氣。李嬋見他這副表情,知道定是出了什麼大事。不過張尋不說,她也不便詢問。對於後妃幹政,宗室女可是從小就都受過嚴誡的。

沒想到,張尋卻主動說道:“李暮太讓我失望了!”說著,他就把事情原原本本說了出來。

李嬋聽完,卻是莞爾說道:“李暮也是用心良苦啊!”

“此話怎講?他能有什麼苦衷?”

“夫君也是一時氣昏了頭,李暮為什麼要假以你的名義討伐河東,他又究竟為什麼要討伐河東,這些緣由,難道你真想不明白嗎?”

張尋當然能想明白,他隻是不喜歡手下人擅作主張,雖然李暮並不僅僅是他的手下人,更是他的好兄弟。

“我明白,他一定是為了趙東陽。陽子見我沒答應出兵,肯定又去找李暮了。這個李暮!耳根子太軟!太糊塗!”

“他要是真糊塗,就不會假仗你的名義了。他怕趙東陽怨恨你不幫忙,所以才以你的名義出兵。真沒想到,李暮平時看起來蠻粗枝大葉的,竟然為了你們兄弟之間不傷感情,也能細心到這個地步。”

李嬋的分析一點都沒錯。李暮此舉的出發點,確實是為了維護他們三人,特別是張尋和趙東陽之間的關係。

趙東陽向張尋尋求幫助時,曾明確提出了一個“圍魏救趙”之計。因李克用親率大軍圍困趙州,晉陽兵力空虛。因此隻要派出一支軍隊,進攻陰地關,做出要襲擊晉陽的態勢,李克用必定會班師回援。到時候,趙州之圍自然就解了。

然而張尋卻並未答應幫助趙東陽。當消息傳到河中,李暮心裏覺得頗為不快。他覺得張尋變了,變得不顧念兄弟感情了。所以當時他就想自己領兵去攻陰地關,實行“圍魏救趙”之計。可轉念一想,他又覺得,如果隻是自己出兵,那麼趙東陽雖然會感激他,卻一定更會加怨恨張尋。而這,是李暮不希望見到的。所以,最終他決定,即使冒著激怒張尋的危險,也要假稱是張尋讓他出兵。隻有這樣,才能既幫助了趙東陽,又維護了張、趙兩人之間的情誼。而後果,就是他可能被張尋治一個違抗軍令之罪。

然而李暮的糾結,遠在邢州的趙東陽是無從知曉的。當他得知張尋已經派李暮率領護國軍進攻陰地關時,心情甚是歡喜。覺得到底是好兄弟,什麼時候,都最值得倚靠。

此時,已是景福三年正月。大唐天子李曄又改了紀元,將景福三年改為了乾寧元年。趙州已經被圍困了將近四個月,城中所有能吃的東西都已經吃光了,再堅持下去,就要開始吃人了。李存孝左右等不來援軍,知道自己已是死路一條,終於下了決心,要開城投降。

李存孝親自作書一封給李克用道:“孩兒自幼承蒙父王大恩,位列封疆,難道我真的想背棄父王,投靠仇敵嗎?實在是李存信屢次誣陷,才逼得兒走投無路了。孩兒希望能夠再見父王一麵,說句話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