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王瑤於陣前對全軍許諾,說隻要堅持到中午不被唐軍擊敗,數萬援軍就能趕到。到時候他們必勝無疑。在他的鼓動之下,河中軍上下士氣高漲,山呼“萬勝!”
距離河中軍數百步遠的另一側,唐軍軍陣中,張尋也是一身戎裝,策馬立於陣前。
“兒郎們!咱們自從離家起,到今天已經五個月了!你們想回家嗎?”
“想!”近萬將士異口同聲。
“很好!你們的願望就快要實現了!今天就是你們在這裏的最後一戰!隻要打好今天這一仗!隻要擊敗眼前的河中軍!咱們就能回家了!”
“萬勝!萬勝!萬勝!”
張尋毫不避諱軍中的思歸情緒,反而以此激發出了將士們的鬥誌。每個人都摩拳擦掌,想要拚盡全力,快點結束這樣一場漫長的戰爭。他們雖然不知道張尋說得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不是隻要擊敗眼前的敵人,解了臨汾之圍,就能回家。但是他們知道,今天這一戰必須取勝。因為隻有取勝,他們才有機會活著回家。
有時候,似箭的歸心也能成為奮勇向前的動力。隨著隆隆的戰鼓之聲,兩千鎮國軍率先衝向了敵陣。緊隨其後的,是契必鴻率領的五千侍衛親軍。侍衛親軍的左翼,是兩千威勝軍。右翼,是兩千鴟鴞都。張尋自領一千涇原軍,在涇原刺史張鐇的陪同下,在最後督戰。
臨汾城東北麵的廣袤平原上,12000唐軍與15000河中軍在長達數裏的戰線上,展開了直接的對決。由於雙方人數相當,裝備也都差不多,所以戰況異常的慘烈。不論左翼,中路,還是右翼,各處戰線都十分的膠著。短時間內,隻見到雙方不停的有人倒下,前赴後繼。卻絲毫看不出勝利的天平將倒向何方。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心理的天平正在發生著緩慢的傾斜。太陽漸漸爬升到了一天當中的最高點,戰場的周邊仍然是一片空蕩,任何一個方向,都沒有新的軍隊出現。這兩萬多人仿佛已經被全世界遺忘。或者說全世界隻剩下了他們,隻有廝殺到最後一個人,這場戰鬥才能終止。河中軍的士氣產生了微妙的變化。每一個河中軍士兵的心裏,都已經開始對王瑤的承諾產生了懷疑。
援軍,也許不會來了。
“援軍!是援軍!援軍來了!援軍終於來了!”
一連串的呼喊聲傳遍河中軍的陣地。每一個人都不由自主的望向了南方。沒錯!南方出現了一支軍隊,看旗號,正是河中軍!河中軍那大大的“王”字迎風飄揚,仿佛在宣告著一場大勝的到來。
張尋也見到了那支突然出現在戰場邊緣的軍隊。即便如他這般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嘴角也在微微的抽搐了。難道李暮敗了?張尋不敢細想。他打算立即下令,讓各軍的預備隊準備出戰,並要讓張鐇率領涇原軍去阻截敵人的援軍。
奚康適時阻止了張尋的命令。“九哥,先等一等。”
張尋不知道奚康的意思是想等什麼。他們是沒有什麼援軍可以指望的。不論是裴仲的定難軍,還是李罕之的河南軍,一時半刻都難以趕到戰場。而高慈的白虎軍更是難以指望。此時此刻,高慈是否還活著,都說不定呢!
可張尋還是聽從了奚康的意見,沒有立即下令。此時此刻,雙方就像是正在使勁畢生功力對掌的武林高手,誰要是先分心,誰就可能立即被擊敗。
事實證明,張尋等對了。王瑤隻高興了沒有半刻鍾,就瞪大了雙眼,露出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原來,這支所謂的“援軍”,竟然分明是一支潰軍。
沒錯,這是一支半數人手中都沒有兵器的軍隊。很多人的身上,甚至連一套完整的鎧甲都沒有。河中府不可能窮到這個地步,王瑤清楚他老爹的實力。士兵們之所以如此狼狽,隻能說明一個問題:他們剛剛打了敗仗。
“鳴金收兵吧。”王瑤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