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激流 第315章 驅狼吞虎之計(2 / 2)

打發走了眾人,張尋獨自攤在長榻上,神情很是蕭索。沒想到,打一個河東,就如此困難重重。這多少有些出乎張尋的意料。

他一直以為自己把忠義軍經營得不錯,鹽業貿易、軍工貿易都是財源滾滾。長時間的安定也讓鄧州的農業一直是豐收再豐收。他真的沒想到,到了大筆需要錢糧的時候,竟然會拿不出來。

原來勢力發展得越快,反倒越缺錢。因為用錢的地方也會越來越多。難怪曆朝曆代的皇帝都喜歡摟錢,都是缺錢缺怕了。如今需要張尋直接操心的,還隻有忠義、天佑、河陽三鎮,如果再發展下去,真不知還會窘迫到什麼地步。

唉!河東這一仗如果能打贏還好說,要是打不贏,可就虧大了啊!

張尋正在胡思亂想著,忽然聽見有人敲門。張尋喊了聲進來,一看來人竟是施驚墨。

籌糧的事,張尋本來沒打算找這個大特務頭子。畢竟要打河東,需要踏白司操心的事情還有很多。不過沒想到,施驚墨還是聽說了。

“九哥,剩下的幾千石糧草缺口,您打算怎麼辦?”

“說實話,還沒想好。”

“屬下倒有一個辦法。”

“哦?還不快說?”張尋一骨碌從長榻上坐了起來。

“常言道節流不如開源。咱們忠義軍的潛力也就這麼大了,要想獲得更多物資,隻有開源一個辦法。”

張尋一聽,大概明白了施驚墨的意思。遂問:“你想打哪?”

施驚墨往南方一指,道:“荊南。”

荊南,緊鄰天佑軍,可以說是張尋的鄰居。有荊州、複州、峽州、歸州四州之地。以荊州為治所,又名江陵府。江陵乃魚米之鄉,水網縱橫,土地肥沃,人口稠密。自從中和初年起,這裏就沒有遭受什麼戰亂。可以說是一個富饒之所。

當然了,江陵今日的富饒,得益於忠義軍在北邊起到的屏障作用。在張尋穿越來的那個位麵的曆史上,秦宗權曾派兵圍攻江陵多年,最終攻破江陵時,城中已經僅餘十七戶。可見戰爭摧殘之甚。多虧了張尋,現在的江陵還完好得像一個處子。

自從得了襄州之後,張尋也曾想過向南發展勢力。不過接連遭遇朱玫之亂和河陽、蔡州之戰,荊南一直也沒能排上張尋的議事日程。

但施驚墨此時提起荊南,張尋卻是一臉質疑的表情。

“籌糧恰恰是為了用兵。難道打荊南就不費錢糧了嗎?再說了,你敢保證荊南能有大量的存糧?”

施驚墨道:“從襄陽走水路,三四日就可到荊州。此戰隻要能速決,收獲就一定遠遠大於支出。”

張尋知道施驚墨說得有理。荊南並不遙遠,兵力也沒有多強盛。無論是從兵力、裝備、作戰經驗,肯定都跟忠義軍不在一個檔次。隻要準備充分,勝算其實很高。所以張尋其實並不擔心戰術上的問題,他更在乎戰略層麵。

“可是,荊南節度使張瑰一直與我們交好。朝廷方麵也過得去,年年不少貢賦。又不曾侵擾四鄰,咱們恐怕師出無名啊!”

施驚墨笑道:“隻要九哥您拍板。我保準讓咱們師出有名,而且,還是義師!”

“喔?”張尋一聽樂了,“那你說說,你究竟打算怎麼做。”

施驚墨在張尋身邊耳語幾句,張尋聽了,連連點頭:“放手去做吧。隻要第一步能辦到,我保證出兵!”

轉眼一個月過去了,時間就到了龍紀元年正月,一天張尋忽然接到報告,說荊南節度使張瑰,緊急向忠義軍求援。張尋撫掌笑道:“好個施黑子,這事竟真讓他辦成了!”

原來,施驚墨的辦法,就是煽動歸州刺史郭禹,進攻荊南。這叫做驅狼吞虎之計。

郭禹本名成汭,原本是荊南軍中的裨校,當初張瑰誅殺荊南節度使陳儒之後,成汭懼怕受到株連,就跑到了歸州,自稱刺史。雖然名義上還受荊南節製,實際上已是獨立。所以張瑰和成汭之間幾年來雖然沒有刀兵相見,卻一直是暗中較勁的敵人。

施驚墨早就掌握這個情況。於是向歸州派出踏白,四處散布流言,說張瑰打算進攻歸州。又派人重金賄賂了成汭的親信大將趙武,讓趙武勸說成汭先下手為強。成汭果然中計,於十日前,親率歸州兵五千,順流東下,進攻江陵。歸州軍由於是突然襲擊,荊南無備,很快就連下峽州、宜都,兵抵江陵。張瑰自知難敵,又因一向與忠義軍交好,遂第一時間向鄧州求援。

張尋接到求援信,一刻都沒耽擱,立即發兵荊南。